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像偷偷摸摸去大秦的是密使,魏王派往代國的使者是公開出使,並獲得了代國丞相蒯徹的接待,得到的答覆與另一個使者在大秦得到的幾乎一樣,你不來招惹我,我自然不會去碰你。
有了這幾顆定心丸,魏王豹的心變得很踏實,心安理得的在大梁舒舒服服的當着自己的王。
_
除了諸侯們和諸侯們的重臣有煩惱,還有懷才不遇的人也有煩惱,比如,韓信。
劉邦大王原本聽說這個韓信乃是曹參所推薦,對其還頗爲重視。只是從雒陽分封大會迴轉宛城之後煩惱不少,所以雖然蕭何提醒過幾次,但漢王雖然暫時兵不多但自認爲將還算廣,眼下又沒什麼仗可打,弄出個大將軍來純給項羽增加警惕性,所以一冬都沒什麼重用韓信的跡象。
隨着韓信“乞食漂母、受辱胯下”的名聲慢慢傳到他耳中,作爲本身就是市井痞賴出身的劉邦倒沒什麼看不起韓信的,不過他卻從這些流言中看出,這個韓大爺不要面子只重實利,於是隱隱的生出擔心,這傢伙會不會以後得志便猖狂呢?
韓信那個奪取山東的路線圖聽着雖然宏大,可也很接地氣,劉邦對這個韓信的領軍能力也基本相信。只是若依策分兵兩路,既然韓信是上將之才,其中一路當然就是他領軍,但要他領着一路軍打下偌大的地盤後就和劉邦分道揚鑣,那漢王豈不是雞飛蛋打?
劉邦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因此韓信也就一冬天都在治粟都尉的任上窩着。大才之人被小用,他的心態能好到哪兒去?於是仗着自己看倉庫的便利,整日飲酒喝得醉醺醺的,反過來又讓劉邦很不高興,整個一個惡性循環。
蕭何看在眼裏急在心中,可多次提醒劉邦不聽,他也很無奈。
雖然蕭何對軍事不精通,但他對韓信提出的滅項羽策略很是贊同,分路進擊,大王可領一路,另一路則必須有上將級別的人率領,這個人只能是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