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經王離伐趙一役,趙國境內本來所剩的糧秣已經不多,但要也全部搜刮一空帶往靈壽,張耳回來後沒得喫,估計就會直接撲向中山搶糧了。所以陳餘沒有帶走多少糧秣,而是腆着臉遣使飛馬到代國,期望李左車能看在其祖父李牧一生爲趙國戰鬥的份上,能給予趙王一點點支援。
本來陳餘也沒抱多大希望,無論是在王離伐趙最危險的時候,還是在諸侯軍四十萬激昂伐秦的時候,代國都是一種隔岸觀火的死氣沉沉模樣,並且還斷然拒絕了經由代土伐秦的要求。當初陳餘追殺李良,也是代國變相的爲李良提供了保護。
所以雖然遣使往代,但陳餘也做好向楚國借糧的準備。你項籍奪了我王的國土,還就只給我陳餘一個侯爵之位,你總要讓我們活下去吧,不然如此趕盡殺絕,你項王的臉面須不好看。
當然,若代國能援最好,就不用去看楚國的臉色了。
陳餘沒想到的是,代王非常痛快乾脆的趕在張耳回趙之前,就贈給了趙王歇四十五萬石糧秣,足夠三萬卒越冬並堅持到秋糧收穫。
對,是贈與,不是借。
還有,四十五萬石糧,要是一次裝運,革車都要用一萬五千輛。好在從井陘到靈壽不過百五十里,因此可以用幾千輛革車往返多送幾趟。
陳餘和趙王歇不知道,但各位看客自然明白,李左車能向陳餘贈糧,自然是得到了咸陽的贊同,這些糧食實際是聖人皇帝拿出來的。
可對陳餘來說,代王的贈糧讓他大喜過望,久旱逢甘霖啊。而且陳餘從代王這個行爲中,還隱隱的看到與代國結盟對抗張耳的一絲希望。
對陳餘來說另外的一個收穫就是,他的軍隊又壯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