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舊居民區,其實就是棚戶區的意思,張建洋的家,就在沙城中有名的棚戶區裏。
自從核大戰後,國家政權的撤離,各方殘存勢力的崛起,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起,人就有了等級,有着三五九等之分。爲此,人們還鬥爭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在高壓政策下,隨着數十年時間的潛移默化,人們也就漸漸接受了等級的劃分。
如今的人們,只會想努力提升自己的社會等級,成爲更高一等的居民,早就無從想起反抗這種等級制度了。
沙城很大,像舊居民區這樣的地方,還有好幾處,張建洋所在的棚戶區,又以亂差髒排在所有棚戶區之尾,可以說是沙城最差的地方,除了生活在這裏的人,幾乎沒有誰會到這裏來。整個棚戶區,很難看到商業的氣息,全是低矮的平房,一條條發臭的臭水溝。
此時正是清晨,太陽還沒有升起,棚戶區的小巷裏,全是一個個早起上班的人們。
五年的時間,似乎什麼也沒有改變,居住在這裏的人們,衣着破舊,洗得發白,大多是蹭着自行車,行色匆匆忙忙,偶爾碰上熟人,纔會問候一聲。
張建洋的衣着風塵撲撲,料子也是普通,加上五年的時間,他改變的許多,幾乎沒有人認出他來,只以爲是外出歸來的新住戶。棚戶區裏的居民,並非一成不變的,有些人發了財搬走了,也有些是晉升了居民等級,也同樣是搬走了……剩下的,全都是沒有辦法的人們。
離家越近,張建洋的內心越是激動,小巷上全都是熟悉的房屋,讓他倍感親切。
張建洋記得,自己的父母,也會和這些早起上班的人一樣,早早地上班。所不同的是,他家連自行車也沒有,父母只能是步行上班。這也讓父母親要比其他人起得更早,只有這樣,纔會不至於遲到。工作在父母親的眼裏,不僅僅是工作這麼簡單,而是負擔着養活整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