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想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提高軍中的士氣?”
段智鳴說的話,讓段風雲有些搞不明白了。把軍中的糧草、營帳、做飯用的釜具等所有的物資全部銷燬,這怎麼和提高士氣扯在一起了。
看到段風雲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的樣子,段智鳴慢慢的跟段風雲解釋起來。
原來段智鳴在開戰前把軍中所有的物資全部銷燬的確是爲了提高軍隊的士氣,而他這麼做其實就是在效仿西楚霸王項羽的破釜沉舟。
據歷史記載,公元前208年,項羽與秦三軍統帥章邯在鉅鹿展開交戰。那時,章邯有三十萬大軍,而項羽只有兩三萬人。兩軍的軍事實力相差巨大,無論是人數還是士氣,項羽都處於劣勢。在交戰前,項羽的部下多次勸項羽不要和秦軍打。可項羽不但不聽,反而命令部隊渡江,北上鉅鹿。
在渡了江之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喫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說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裏,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燬。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就是要底下的士兵明白,和章邯的這一戰,全軍上下不管是誰都已經沒有退路了,要想活下去,只能拼死向前,奮勇力戰。
就這樣,沒有退路的楚軍戰士明白了項羽的用意後,一個個都以一當十,與秦軍展開血戰,殺伐聲驚天動地。經過九次的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鉅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後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爲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戰,決心很大。
段智鳴之所以要學項羽破釜沉舟,是因爲他在制定了詳細的偷襲天門關的作戰計劃前就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就和當初的項羽的處境差不多是一樣的。雖然制定的偷襲計劃非常的周密,天時也站在段智鳴這一邊。但和北金這一仗,能贏的機率還是非常的小,畢竟兩軍的軍事實力就擺在那裏。所以,段智鳴決定學項羽,用士氣來彌補軍隊各方面的不足。因爲段智鳴知道,在打仗的時候,士氣也是能夠取勝的關鍵之一。因此,段智鳴才讓段風雲在開戰前,把軍中所有的物資全部銷燬。目的就是希望東宋這最後的五萬精銳部隊能夠像歷史上的項羽手下的軍隊那樣士氣高昂,能夠以少勝多,打敗比自己強大十幾倍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