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天下畢竟是朱元璋的天下,用什麼人做什麼官,當皇帝的自有主張,用不着他劉基來操這一份心。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和朱元璋的對話傳到了胡惟庸的耳朵裏,胡惟庸自然對他恨之入骨。
果然不出他所料,胡惟庸一當上宰相不久後便原形畢露,仗着朱元璋的寵信,大樹底下好乘涼,在朝中結黨營私,排斥異己,瞞上欺下,獨操生殺黜陟大權,獨斷專行朝中要事,根本不把那些封爲公侯的開國元勳放在眼裏,連對他有提攜舉薦之恩結成秦晉之好的韓國公李善長也不放在眼裏。
偏偏朱元璋讓胡惟庸放任自流。
其實他也知道這是大明國運的一部分,屬於不可泄露的天機,但他還是想扭轉乾坤,避免造成血流成河的局面,可惜,他失敗了,這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天定命數的國運,任誰都不能逆轉。
他明白朱元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藉助沒有什麼大功勞的胡惟庸帶領一班才子新貴打壓那些位高權重的開國元勳,要這些開國元勳懂得收斂節制,不要太過居功自傲對皇權構成威脅。
一個聰明的皇帝當然懂得弄權之道,當然懂得利用兩種不同勢力共存於朝中來互相制衡,而皇帝則置身於事外周旋於其中,以此達到控制羣臣的目的。
朱元璋無疑就是這一種聰明的皇帝,因此便有了胡惟庸扶搖直上九萬里,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俗語說“宰相肚裏能撐船”,但胡惟庸卻不是,小氣得連吝嗇鬼也比不上他,他是個很記仇的人,雞毛蒜皮的芝麻綠豆事都要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