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南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世紀黑死病的成因來自於老鼠攜帶的鼠疫桿菌,是一種短桿狀的橢圓細菌。
這是一種致死率非常高的細菌,但凡感染,就註定無法免疫。
歷史上能夠在感染後還活下來的人,無一不是靠着自己遠超常人的體質硬扛過去的。
這其實是非常不符合細菌的生存智慧的,可能最開始的細菌因爲從來沒有想過會寄宿到人體,於是兩者之間產生激烈衝突,導致宿主死亡。
但是到了黑死病時期的後期,鼠疫的致死率依然高居不下,絲毫沒有看出來鼠疫桿菌爲了繁衍進化出適合人體的變種。
到了現代,人們掌握了現代醫學以後,尤其是成功地掌握了基因繪譜技能後,開始對大量地進行致死傳染病源進行分析解構。
人們發現,鼠疫桿菌之所以那麼難處理,得益於鼠疫桿菌中特有的三個質粒,pPCp1質粒、pCD1質粒、pMT1質粒,以及它細胞膜外的脂多糖。
其中pPCp1質粒可以幫助鼠疫桿菌切開身體細胞,使得身體細胞成爲鼠疫桿菌的特洛伊木馬,免疫系統第三道防線中最普遍的中性粒細胞根本沒有資格處理這種披着普通細胞皮的鼠疫細胞。
有資格處理這類細胞的巨噬細胞,則會被鼠疫桿菌細胞膜外的脂多糖快速吞噬自己,然後鼠疫細胞在巨噬細胞的內部表達產生出使巨噬細胞消化不良的蛋白。
最終巨噬細胞爲了消化這不好消滅的入侵者,只得帶領鼠疫桿菌前去淋巴結,它也成爲了鼠疫細胞的特洛伊木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