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死的瘦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陳淼沉聲應了一聲,轉而解釋道:“市舶之利最厚,若錯置合宜,所得動以百萬計,若是能開放海禁,必能從中抽取不菲的商稅,國庫也定然能充盈,不至於讓皇兄束手束腳。”
說實話,國庫之所以入不敷出,除卻貪污的弊端,也因爲有海禁的緣故,若是能開放海禁而從中抽取商稅,朝廷也不會舉步維艱。
鑑於陳淼先前對於礦稅的見解,永康帝倒也沒有一口否決,反倒是有些興趣的問道:“關於海貿,你有何想法。”
陳淼清聲回道:“據臣弟所知,“凡番船至澳,許即進港,聽候丈抽”,臣弟以爲此法不妥,應當以商品分類,定製不同的稅收,細緻分類。”
所謂的“聽候丈抽”,其實就是那些朝貢的藩屬國帶來的貨品抽其十分之五,番商私齎貨物,入爲易市者,抽其十二。
直白點說,就是那些藩屬國的貨品要按百分之五十的稅率徵稅,而普通商人帶來的貨物,則按百分之二十的稅率抽稅。
其實陳淼覺得這種抽稅的方法不夠細緻,應該按商品的稀缺程度、倍數利潤來抽取。
比如說從外地流入的白銀黃金,其本身的價值就在,商稅太高,反而不利於流動,不如底稅,亦或者不收取稅收。
畢竟白銀這種金屬品,對於地大物博的大乾朝而言,也是稀缺品。
而從大乾朝帶出去的茶葉、絲綢以及瓷器等,這都是幾十倍利潤的東西,當然要抽取高額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