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在城有點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保羅說:“謝莉斯有點性急了,寶貝,不要急,我們慢慢聊,再請賈先生繼續介紹吧吧。”
賈曉臻清了清嗓子,說道:“今天,既然保羅先生先讓我們品嚐烤豬肘,我們來聊一聊華夏葷菜的主要原料之一 —— 豬肉吧。華夏人講‘無肉不歡’,肉曾經可是富足無憂的象徵。你們可以想象一下,當肉類在鍋中被加熱,逐漸轉爲褐色,那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嘎吱嘎吱作響,肉塊中的脂肪在口中汁水四溢,這種美妙的感覺,是華夏人對美食的獨特追求。”
保羅和謝莉斯聽得入神,眼神中充滿了幻想。
賈曉臻接着說:“華夏人飼養家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9000 多年前。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炮豚’的做法。那時候,人們把乳豬挖空,裏面填上棗,外面裹上泥,然後拿去烤。烤熟後還要塗上米漿,再用豬油煎炸。最後,把煎炸好的豬肉小鼎放到更大的鍋裏隔水蒸,蒸上三天三夜。喫的時候,還要與‘梅子醬同食’。現在想想,古人可比我們講究多了。”
朱漢騰補充道:“是啊,而且在今天,豬肉的喫法更是多種多樣。不過,經驗豐富的廚師和食客都知道,最好的豬肉部位要數五花肉了。就像一本書裏說的,一塊五花肉,天生有英雄氣概,生來就是做將軍的命,即便混在士兵中間,也一定會被挑出來。”
王啓明接着說:“沒錯,你看川菜裏的回鍋肉、鹽煎肉和蒜泥白肉,都必須要用五花肉。這五花肉啊,在各地美食中可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就拿川菜來說吧,回鍋肉那可是經典中的經典。”
“回鍋肉怎麼做才地道呢?” 保羅好奇地問道。
王啓明興致勃勃地解釋道:“做回鍋肉,先得把五花肉整塊放到水裏煮,煮到七八分熟,撈出來晾涼,然後切成薄片。鍋裏放一點油,把切好的五花肉片放進去煸炒,直到肉片變得微微卷曲,邊緣有點金黃,這時候就會香氣撲鼻啦。再加入豆瓣醬、青椒、蒜苗等調料一起翻炒,那味道,簡直絕了!”
“原來如此。” 保羅和謝莉斯聽得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