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在城有點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松江這片地兒啊,那可真是塊富饒得冒油、處處透着希望的好地方,外貿產業就像一片老繁茂的林子,枝枝丫丫密密麻麻、錯綜複雜,每一根枝丫都跟活泛的血管似的,湧動着精氣神,託着大家夥兒數不清的念想,關乎着千家萬戶的飯碗呢。要說這胡蘿蔔出口啊,更是林子裏粗壯得顯眼、亮堂堂放光的一枝,深深紮在松江這得天獨厚的土裏,把田間埋頭苦幹、累得汗珠子直滾的農戶,機器嗡嗡響、忙得腳不沾地的加工廠,還有漂洋過海、在國際市場上摸爬滾打的貿易渠道,都緊緊拴在一塊兒,編織出一幅滿是好日子盼頭、熱熱鬧鬧的產業景兒。
咱故事裏有個叫丁四坤的主兒,家在甘高鎮毛家灣,就是個普普通通、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在這片產業的大風大浪裏,像朵小浪花似的,看着不起眼,卻經得住折騰,扛過風雨,映着身邊同行人的起起落落。這人吶,打小就在日頭下曬着,臉膛黑得發亮,一道道皺紋跟田地裏的溝溝壑壑似的,那是歲月和苦活計留下的印子,每一道褶子都藏着他和腳下這片地相依爲命、磕磕絆絆的過往。家裏那 30 畝承包地,可是全家的 “命根子”,靠着它播下希望,年年盼着能多收成點,把日子過得穩穩當當,把家族的香火延續下去。
眼瞅着兒子一天天長大成人,到了該成家的歲數,可把丁四坤愁壞了。爲了湊那 11.8 萬元的定親彩禮錢,他東借西湊,費了老鼻子勁,這筆錢就像塊大石頭,沉甸甸地壓在他心口,讓他謀劃農事的時候,心裏頭跟燒了把火似的,多了份急切和執着。春日裏,暖陽像層薄紗,輕輕蓋在大地上,微風帶着泥土的腥氣和新冒頭的青草味兒,悠悠吹過。丁四坤站在自家田埂上,一雙糙手習慣性地搓着衣角,那衣角早被歲月和地裏的忙活折騰得毛毛糙糙、破破爛爛,跟他這一路坎坷的日子沒啥兩樣。他眯着眼,瞅着空曠又透着生機的地,滿心期待,嘴裏嘟囔着:“這胡蘿蔔可得用心種吶,兒子彩禮錢都砸裏頭了,還指望靠它再掙筆錢,好把婚禮辦得風風光光呢。” 想着想着,嘴角就往上翹,露出那憨厚又透着股子倔強勁兒的笑,腦海裏像放電影似的,浮現出豐收時整車拉胡蘿蔔去賣、家裏熱熱鬧鬧辦婚禮、闔家團圓的畫面,心裏頭精細地盤算着往後的好日子。緊接着,他彎腰抄起那用了好些年、被手心汗浸得油亮的鋤頭,扛起生活的重擔,大步邁向地裏,一鋤頭下去,土坷拉歡快地蹦起來,就像奏響一曲盼頭滿滿的樂章,這胡蘿蔔種植的事兒,算是熱熱鬧鬧開場了。
日子像村頭小河裏的水,悄沒聲地流着,丁四坤在地裏沒日沒夜地忙活,胡蘿蔔苗也爭氣,跟懂他心思似的,一股腦兒從土裏鑽出來,嫩綠的尖芽透着股不服輸的勁兒,一天比一天長得壯實,沒多會兒,就綠油油一片,像給大地鋪上了軟乎乎的綠毯子。微風拂過,綠苗沙沙響,像在嘰嘰喳喳分享成長的樂子。
丁四坤對種胡蘿蔔,那是上心到了骨子裏,事無鉅細都盯着。那天,太陽明晃晃掛在天上,他貓着腰在地裏除草、查看苗情,後背被曬得黑紅,在日光下勾勒出一幅實打實的莊稼漢勞作圖。鄰居老張路過,腳像被釘住似的,一下就被這片綠瑩瑩、生機勃勃的胡蘿蔔地吸引住了,眼睛瞪得老大,滿是好奇,忍不住湊近些,彎着腰往地裏瞧。
丁四坤直起痠痛的腰,抬手抹了把額頭滾落的汗珠,那汗珠在太陽下閃着光,咧嘴露出一口大白牙,扯着嗓子招呼:“老張啊,別愣着,過來嘮嘮,瞅瞅這胡蘿蔔苗,長得多喜人吶!” 聲音敞亮,帶着泥土味兒和莊稼人的精氣神,傳得老遠。
老張滿心好奇湊過來,眼睛直勾勾盯着苗,嘴裏嘖嘖稱奇:“丁四坤啊,你咋鐵了心種這胡蘿蔔嘞?”
丁四坤灑脫地拍拍手上泥巴,塵土飛揚起來,臉上滿是認真和自豪,打開了話匣子:“老張吶,咱甘高鎮可是有名的‘華夏胡蘿蔔第一鎮’!這胡蘿蔔模樣周正,莖又長又直溜,葉子少得很,根胖嘟嘟、肉乎乎的,咬一口,脆生生、甜滋滋,汁水直冒,營養還賊豐富,各種維生素、礦物質都全乎着呢。老話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咱這地就像老天爺專門給胡蘿蔔預備的‘溫牀’,種出來的品質,在市面上那是有口皆碑,不愁賣!” 言語間,滿是對家鄉地的眷戀,對自家胡蘿蔔品種那是自信滿滿,像個忠實 “護衛”,守着這片土地的 “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