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未曾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魚羣露出水面之後立刻爆開,在一瞬間變爲藍紫色的海藻,肆無忌憚地朝着四周蔓延開來。動物變成植物的戲碼,只能說是已經習以爲常了,不過那些看着像紫菜的怪物確實有點出戲。
不過與之前稍稍不同的是,海藻爆開後,依舊有一個相對明顯的核心,四捨五入是之前那些魚的大腦。
子彈擊中之後,海藻便會立即萎縮,失去擴張能力,不過這並不意味着它完全退出了戰場——其它海藻會很快發現陣亡的同伴,然後迅速“喫”掉它。
雖然“星光”幾乎個個都是神槍手,一個子彈消滅一個敵人,但魚羣的基數擺在那兒,轉化成的海藻還會互相吞噬,所有的攻擊就像打在了棉花上,海藻團變少了,但整體實力並未減弱。
這就像養蠱一樣,弱小的,運氣不好的海藻個體被擊殺,其餘的喫着同類的屍骸繼續壯大。若一直如此,想必最後剩的幾個“蠱王”,就不是人類的槍支彈藥能對付的了。
“檢測結果出來了,那些絲狀物可以算作是一種菌類......”海藻的狀態還沒弄清,絲狀物那邊倒有了進展。
菌類?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各種蘑菇,“蘑菇殺人案件”的確可以成爲一個很好的噱頭。
不過這位研究員接下來在公頻裏的發言顯示,雖然絲狀物是一種類真菌的細胞聚合體,但除了真菌的架構,它們並不需要進行任何能量轉換,體內的“器官”也不會工作,就像“殭屍”一樣毫無邏輯地運動着。
它們的運動沒有邏輯,卻對生物體有着強烈的渴求。即使在穩定錨的近距離壓制下,絲狀物依舊錶現出了對於血肉的強烈需求,在與受試魚肉發生接觸後的幾秒後,魚肉內的組織和細胞就迅速轉換成了新的絲狀物。
絲狀之間或許存在某種潛在聯繫,但由於船上實在條件有限,無法進行深入研究,但大多數研究員推測,這些絲狀物更像是蟻羣的工蟻,受着同一思想的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