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R.托爾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有飛禽走獸都在傳說貝倫的流浪和需求,胡安更親自要求萬物留心,以給他提供援助。梭隆多和他的臣屬高高翱翔在魔苟斯的疆域上空,他們看到了發瘋的巨狼和倒下的貝倫,便迅速俯衝而下,彼時安格班的力量剛剛掙脫沉睡的羅網。他們將貝倫和露西恩載離地面,高高飛入雲霄。……
(當他們從高空掠過大地時)露西恩悲泣起來,因爲她以爲貝倫肯定會死。他雙眼緊閉,不言不語,對後來的旅途一無所知。最後,大鷹在多瑞亞斯邊境將他們放了下來,他們又回到了那個小山谷,當初貝倫就是從這裏懷着絕望悄悄離開了熟睡的露西恩。
大鷹把露西恩放到貝倫身邊,隨即振翅飛回了克瑞賽格林羣峯之巔的高高鷹巢。胡安來到她身旁,與她一起照料貝倫,就像過去她爲他治好庫茹芬造成的箭傷。可是他這次傷得更重,並且傷口中毒。他臥病許久,他的靈魂遊蕩在死亡的黑暗邊界上,總是感覺有種極度的痛苦從一個夢境到另一個夢境緊追不放。然後,就在她的希望幾乎破滅時,他再度甦醒了。他睜開雙眼,看見樹葉映襯着天空,聽見樹葉下方露西恩·緹努維爾在他身旁輕柔悠緩地歌唱。春天又到了。
從此以後,貝倫得名埃爾哈米恩,意思是“獨手”,他的面容刻下了受苦的痕跡。但露西恩的愛最終把他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他起身與她再度一起徜徉在森林中。
*
貝倫與露西恩的故事從最初的《緹努維爾的傳說》開始,歷經二十餘年的演變,至此已經用散文和詩歌的形式講述。經過最初的猶豫,貝倫從起初的諾多族(譯成英文是“諾姆族”)精靈護林人埃格諾爾的兒子,變成了一位人類族長巴拉希爾的兒子。巴拉希爾領導一羣地下義士,反抗魔苟斯可憎的暴虐統治,這個令人難忘的故事(在1925年的《蕾希安之歌》當中)通過戈利姆的背叛和巴拉希爾的被害(見第94頁及以下)顯現出來。儘管講述那個“失落的傳說”的維安妮並不知道貝倫緣何去了阿塔諾爾,只猜測他僅僅是愛好漫遊(見第38頁),但貝倫在父親死後,成了遠近馳名的魔苟斯的死敵,被迫逃往南方。在南方,他在微光中透過辛葛治下的森林樹木窺看,拉開了貝倫與緹努維爾的故事的序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緹努維爾的傳說》裏講了貝倫在前往安格班尋找精靈寶鑽的過程中遭到貓王泰維多的囚禁,這個故事後來的轉變也同樣值得注意。但是,我在別處也評論過,如果我們說羣貓的古堡“就是”索隆在“妖狼之島”托爾—因—皋惑斯上的高塔,那隻能是就二者在故事裏佔據了同樣的“位置”這一意義而言的。除此之外,在兩個設定之間尋找哪怕一點相似的影子都是徒勞的。怪獸一般的貪喫貓羣,它們的廚房,它們曬太陽的臺階,還有它們引人注意的精靈語貓名——米奧吉安、米奧力、美歐伊塔,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但除了痛恨狗(與故事中的重要設定——胡安與泰維多彼此厭憎),那羣古堡裏的居民很明顯都不是尋常所見的貓,《緹努維爾的傳說》(見第66頁)裏關於“貓族的祕密與米爾冦託付他[泰維多]的魔咒”的段落尤其值得注意:
正是這些具有魔力的咒語把他那座邪惡古堡的岩石束縛在一起,並讓所有的貓族都受他支配統治,給他們灌注天性以外的邪惡力量。泰維多是個披着野獸外形的邪惡神靈,這樣的傳言由來已久。
這段還有一點引人注目,就是那種別處也用過的手法——原初故事的特徵與事件可以重現,表現卻截然不同,來自完全改變了的情節構思。在舊的《緹努維爾的傳說》裏,泰維多在胡安的逼迫下吐露了咒語,當緹努維爾說出咒語,“泰維多的古堡也震動起來。堡中出來了一大羣住客”(就是一大羣的貓)。在《諾多史》(見第149頁)裏,當胡安在托爾—因—皋惑斯打敗恐怖的妖狼巫師——死靈法師夙巫的時候,他“從他那裏贏得了鑰匙以及將他那施了魔法的圍牆和塔樓緊箍在一起的魔咒。於是,堡壘崩解,塔樓倒塌,地牢暴露,很多俘虜獲得了自由”。
但我們自此要轉去探討,當貝倫與露西恩的故事與納國斯隆德那毫不相干的傳奇結合在一起時,故事最主要的轉變是什麼。納國斯隆德的建立者費拉貢德曾向貝倫的父親巴拉希爾發誓友誼永固,承諾援助,費拉貢德因而被捲入了貝倫那奪取精靈寶鑽的任務(見第126頁,第157行詩句及後續)。納國斯隆德的精靈在故事裏登場,他們僞裝成奧克,被夙巫抓獲,在托爾—因—皋惑斯的陰森地牢裏喪命。而費艾諾一系曾發過毀滅性的誓言,要報復任何“違揹他們的意志,持有、奪取或保有一顆精靈寶鑽”的人,因此奪取精靈寶鑽的任務也牽扯進了費艾諾的兩個兒子,在納國斯隆德擁有強大勢力的凱勒鞏和庫茹芬。露西恩被囚禁在納國斯隆德,而胡安將她救出,這使她捲入了凱勒鞏和庫茹芬的野心與陰謀,見第169—170頁,詩句第245—272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