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爭奪主考官 (第1/3頁)
就當減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鑾殿內,氣氛凝重得仿若暴風雨來臨前的片刻寧靜。劉堅端坐在那威嚴的龍椅之上,目光深邃地掃視着殿下衆人,剛剛開口說了幾句關於科舉籌備的話,話音還在空中悠悠迴盪,只見一位官員便從隊列中穩步邁出。
此人這位正是禮部的侍郎崔燦。崔燦站定之後,恭敬地躬身行禮,那動作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隨後中氣十足地說道:“啓稟陛下,微臣有話要說。”待得皇上微微點頭示意,他才直起身來,繼續說道:“陛下,依臣之見,往年我朝人才選拔一直採用的是推薦制度,而今年,陛下首次改用科舉制,欲爲我夏國廣納天下賢才,實乃開天闢地之壯舉,功在千秋。如此重大的變革,關乎國運興衰,理應由禮部尚書陳大人全權負責此次科舉事宜。畢竟,禮部平日裏對各類選才之事最爲熟悉,定能確保科舉順利進行,爲朝廷選拔出真正有真才實學、能安邦定國的賢才。”
崔燦這一番話,話語剛落,一位大臣便如同得到了某種號令,迅速出班,高聲道:“臣,複議。”緊接着,第二個、第三個……七八個大臣仿若約好了一般,接連出班,“臣、複議。”的聲音此起彼伏,都表示贊成禮部尚書陳永年爲主考官。
站在一旁的陸肖,目光不動聲色地觀察着衆人的一舉一動,這時,身旁有人悄然靠近,壓低聲音告訴他:“大人,您可知這崔燦來歷?他乃是來自甘州的崔氏家族,那可是名門望族,族中子弟在朝堂、軍中皆有任職,而且他還是堅定支持太子的一方勢力,今日這番話,怕是大有深意啊。”陸肖聽聞,微微頷首,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暗自思忖道:“這崔燦此時站出來發言,看似爲公,實則爲私,想必是想試探一下陛下和其他大臣對此事的態度,好爲他們所支持的人爭取到這個重要職位,這是投石問路啊。”
就在衆人以爲局勢漸明之時,戶部侍郎周謙卻出班打破了平靜,他上前一步,朗聲道:“皇上,臣以爲,這是夏國的第一次科舉,其意義非凡,關乎我朝未來數十年之根基。禮部平日裏雖操辦諸多事宜,但多爲禮儀形式,若僅由禮部出面,是不是顯得朝廷對這等開創新局之事不夠重視?臣認爲應該由戶部尚書王大人出任主考官。戶部掌管錢糧賦稅,關乎國計民生,王大人每日與各類賬目、實務打交道,深知用人之要,必能爲朝廷選出務實能幹之官員,以充實朝堂。”
緊接着,有幾個人依次出班,齊聲口稱:“臣,複議。”
陸肖冷眼旁觀,心中明瞭,雖然站出來的人比較多,但看官職,都不是很高,明顯這些人都是雙方先出來投石問路的,探查雙方態度的小卒,真正的大人物,還在後面伺機而動。
忽然,在羣臣中又走出一人,此人步伐沉穩,氣度不凡,來到殿前站定,說道:“啓稟皇上,臣認爲此次科舉乃是爲國選官,所選拔之人日後要執掌一方,治理百姓,理應由吏部尚書劉大人擔任。劉大人爲官清廉、剛正不阿,在吏部多年,閱人無數,對官員的品行、纔能有着精準的判斷,相信定能爲夏國選拔出德才兼備、清正廉潔的優秀官員。”緊接着又是十多位官員出聲複議,一時間,殿內分成了幾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陸肖聽後,嘴角微微一挑,心道:這世家集團也出來了,看來這是要三足鼎立了呀!經過這第一輪較量,太子、大二皇子、世家集團,都先後跳了出來,各自打着小算盤。如果不是事先和皇上、王爺通了氣,任誰坐在龍椅上都是很難做出選擇的。太子爲了鞏固地位,急需拉攏各方勢力,通過掌控科舉,將有才之士納入麾下;二皇子爲了有資本爭奪皇位,自然也不肯放過這個樹立威望、培植黨羽的良機;世家要打壓寒門,維持自家的尊崇地位,斷不能讓寒門子弟輕易通過科舉翻身。哈哈,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的緊呀,這金鑾殿倒成了各方博弈的戲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