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抄寫的《道經》會送到長安城裏的官學,誰也不能確定分發到哪個孩子手裏的書冊就是一位亡國皇帝親手寫的。
之所以官學裏必須要有道經一書,是因爲道經開篇第一句話非常有意思。
且不說完整的第一句話,只說其中四個字就夠了……皇權天授。
所以一位亡國皇帝手書道經送進官學裏成爲孩子們的課本,這本身難道不具備很強的諷刺意味嗎?怕是隻有下了命令的那位大寧皇帝才清楚爲什麼要這樣做,哪怕他是陸地最強的寧國皇帝,也要日日警醒不敢放鬆懈怠。
國師阮柯負責打掃院子以及整理楊玉的手稿,呼蘭盛夏是車伕兼伙伕,小院子裏這三人苟延殘喘,只是因爲大寧皇帝陛下覺得這三個人沒必要非得死。
楊玉文章做得好,哪怕以他現在的心境,也能寫出花團錦簇的妙筆來。
阮柯年紀不小了,楊玉的爹做皇帝的時候他就是國師,真才實學肯定有。
至於呼蘭盛夏,時不時還會被兵部的人請去給京城演武堂的那些年輕人授課,每次以亡國之臣敗軍之將的身份去給那些銳意縱橫的青年才俊授課呼蘭盛夏都會害怕,怕的不是沒有人聽他講的東西,怕的是那些年輕人會專注的聽。
這就是爲什麼,大寧那麼強的原因之一。
這害怕其實也是絕望,呼蘭盛夏知道這輩子是不可能報仇了,夢裏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