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境界不一樣 (第2/3頁)
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掾吏大爲好奇。既然孫策沒有強求進府見陸康,他倒也不能一口拒絕。不給孫策面子,也得給周瑜面子。“那好,你有什麼問題,我爲你轉告府君。”
孫策抬起手,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易是研究天地的,我就問個關於天地的小問題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請陸府君指教。”
掾史的臉色立刻變了,盯着孫策看了好一會兒,冷冷地拱了拱手。“請孫君稍候,某去去便來。”孫策問出這樣刁鑽的問題已經不是請教,而是挑戰了。既然是挑戰,那就是敵人,沒必要太客氣。
漢末學術競爭激烈,相互之間的辯駁和戰鬥一樣慘烈,絲毫不比武人比武決鬥差。後生要想成名,辯倒一個前輩是最佳捷徑。當代大儒鄭玄年輕時就曾經和前輩學者任城何休論戰,用何休的學問來挑戰何休,以至於何休大嘆“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入室操戈的成語因此而生,鄭玄也一戰成名,傳爲佳話。在掾吏眼中,孫策就是想踩着陸康的肩膀往上忙,只不過有些不自量力。
掾吏走了,周瑜將孫策拉到一旁,微微皺眉。“伯符,你這是何苦?”
孫策斜睨着周瑜。“你是說我無事生非,還是說我自取其辱?”
“我沒有這個意思,我只是覺得這個沒什麼意義。”
“怎麼沒有意義?”孫策很驚訝。“公瑾,別人若是這麼說,我大可一笑置之。你要這麼說,我卻不能聽之任之。這怎麼沒意義?這不僅有意義,而且意義重大。從某種程度上來,我這不是在問陸府君,而是在問天下讀書人。研究易經那麼多年,甚至有人爲易做注十幾萬字,最後連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這個最根本的問題都沒解決,那這易經研究了有什麼用?”
“易……”周瑜欲辯,卻一時不知從何辯起。《易》研究的就是天地之道,孫策這個問題可以算得上最根本的問題。但問題是,就算他不研究《易》,也知道這個問題無解。別說是陸康,就算是馬融、鄭玄那樣的儒宗來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他本能的覺得孫策是胡攪蠻纏,故意刁難陸康,但是孫策神情嚴肅,一點也沒有開玩笑的意思,他又不得不認真對待。“伯符,你說這意義重大究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