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幾年,這些地方的救命稻草還有房地產,某幾個房產公司來到這些小城市,收割了最後一波拆遷紅利。
立竿見影的土地財政,供養了這些小城市的公務員體系,也給新農村建設、城市形象提示提供了資金。
只是好景不長,在耗盡了本地購買力之後,特別是拆遷熄火之後,這些小地方的房地產立馬就現了原形——房子賣不掉、土地賣不掉,財政的苦日子就來了。
最顯眼的就是各個地方的半拉子工程,既包括停工的基礎設施,也包括不少爛尾樓。
不過,不顯眼的往往影響更大,比如公務員減薪和清退聘用人員。
說到公務員減薪,總有人幸災樂禍,說公務員收入很高,減一點不會傷筋動骨。其實上,在這些小城市,基層公務員的收入是很微薄的,如果減薪沒處理好,消極怠工、不作爲甚至亂作爲,都可能發生。
比如警察減薪,編外人員縮減,對應的,處置治安問題的能力可能就會下降。
窮則思變,在經濟坍塌、財政坍塌的情況下,如果社會秩序再出現坍塌,人性的惡就會暴露無遺。
在江東縣,按照目前的財力,還不會給公務員減薪,相反還可以給機關事業單位的在職工作人員發放物價補貼。
在經濟發達的地方,房價那麼高,年輕人爲什麼還往這些地方跑?張東峯認爲不僅是這些地方的機會更多、平臺更大,更是因爲這些地方的管理更規範、更文明,也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