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鏡中人 (第1/3頁)
愛喫西紅柿酸菜魚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案件進入了一個更加複雜的階段。原本看似直白的謀殺案,現在變得撲朔迷離。楊蕭的死亡,竟然與她內心的崩潰密切相關。陸辰逐漸意識到,這並非單純的外部暴力所致,而是一個深刻的心理崩潰過程,而這場悲劇背後,似乎每個人——楊蕭的丈夫李傑、她的朋友劉婷、陳靜——都在無形中參與其中,成了她內心破裂的一部分。
“你纔是殺手”——這句血字依舊刻在楊蕭死亡的現場,成了案件的關鍵謎團。陸辰坐在辦公室裏,靜靜地看着案卷中的照片,心中五味雜陳。鏡子中的字跡,彷彿不是她對某個外部敵人的控訴,而是她內心自我審判的結果。楊蕭並沒有指向一個具體的兇手,而是將責任歸咎於自己。她的死亡,或許並非外力所致,而是她內心崩潰的一種最終宣泄。
安琪也深感不安。在她的心理學視角中,楊蕭身邊的每個人,包括她自己,都與這場死亡密切相關。安琪提出一個令人震驚的觀點:“也許兇手從來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鏡中人’——那些無法逃避的情感衝突和壓抑的恐懼。”
鏡中人:內心的對峙
陸辰思索了一會兒,點了點頭。他知道,安琪的推測並非毫無道理。楊蕭的死,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謀殺,而是她與自己內心的鬥爭——她無法與那些壓在心頭的痛苦、失敗和背叛和解,最終選擇了自我毀滅。
陸辰在辦公室裏來回踱步,回憶起案件的每一處細節。楊蕭那天死去時,鏡子上留下的字,是她用手指在血跡中勾畫出來的。按理來說,血液的凝結應該已經讓手指難以書寫,但她依舊堅持做出了這個動作,這彷彿是一種內心極度掙扎後的最後自我宣泄。陸辰不禁想,或許她真的陷入了自己內心的迷霧中,無法自拔。每個細節,彷彿都在提醒他——這不僅僅是一個謀殺案,而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對話,一場她與自己內心的鬥爭。
“她可能無法再面對自己的內心了。”陸辰喃喃自語,“那個‘殺手’,或許只是她自己。”
安琪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你覺得,她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自己是怎樣的人?她的選擇,或許是對自己的最終裁判。”
陸辰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繼續看着那些照片。他想起了楊蕭最後的時光。那些深埋在她內心的痛苦,或許在死亡之前已經積累到了無法承受的程度。她一方面成功地掌控着外界的形象,卻一方面無法面對自己內心的裂痕——來自丈夫的冷漠、朋友們的競爭、事業上的壓力,所有這些都無形中壓垮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