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聽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和西班牙一樣,德國也是一個非常重視青訓的國家。但其實德國足球之前並不是很重視青訓,他們雖然是世界級的足球強國,可是他們國內卻也曾經面臨着人才斷檔的危機。1996年英格蘭歐錦賽上的奪冠,似乎讓他們忘乎所以了,到1998年法國世界盃上,德國戰車的老邁已經非常明顯了,2000年荷蘭和比利時兩國同時舉辦的歐錦賽上,作爲衛冕冠軍,他們被分早了死亡之組,卻在小組賽後便打道回府,簡直是恥辱性的一次大賽表現。
也正是因爲這一次慘敗,最終讓德國足協意識到經歷了輝煌的十年後,他們到了不得不重視發展德國青少年足球訓練體系的時候了,於是他們痛下決心,開啓了德國足球歷史上偉大的改革。
當時的德國足協主席格哈德認爲德國足球到了應該重建的時候,爲此德國足協推出了“拓展人才促進計劃”,但是當時的足球環境不允許,球場設施也沒有辦法達標,格哈德只好耐心等待。
沒想到他並沒有等待多久,2002年世界盃,本來不被看好的德國隊竟然一口氣殺入了世界盃決賽。雖然最終只拿到了亞軍,但是德國人依然在飛機場熱情迎接了他們心目中的英雄。畢竟在世界盃之前,他們可是唯二兩支不被看好奪冠的世界級強隊——另外一支是巴西——舉國上下的足球熱情被瞬間點燃,這讓格哈德意識到變革的機會來了。
於是就在日韓世界盃之後不久,德國足協迅速組織人手,推行了這項青年人才培訓方案,並且將這套方案一直延續了下去,直到今天,而且還將延續下去。
從2000年開始,德國足協在全國範圍內重新佈局了大約三百九十個足球訓練基地,集中了兩萬兩千多名十一歲至十七歲天賦不錯的男女球員,在一千兩百多名青年足球教練的指導下踢球,這些職業的教練員從球員小時候抓起,教會他們一些最基本的現代足球的技巧、技戰術。
同時德國足協嚴格規定,德甲、德乙各俱樂部必須擁有自己的青訓中心,包括德國足協本身在內,加上四十八支職業足球俱樂部每年都要在這個項目上花費總共約四千八百萬歐元,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筆費用還在逐漸增加。
從德國足球青訓體系來看,其實這是典型的舉國體制——只靠俱樂部的力量是不可能實現這麼龐大的青訓計劃的。如果沒有德國足協牽頭領導,動用國家力量,這項偉大的改革只會成爲紙面上文字,而不會付諸實施。
比如因爲各個俱樂部的硬件條件和教練員水平參差不平,可能會導致不少足球天才因爲沒有受到良好的訓練而泯滅,德國足協做了相應的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