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捺鉢’制度與談判 (第2/9頁)
哀花淺自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實作爲遼國真正的軍政中心,‘捺鉢’的人數和體量還是後話,真正的重點在於這樣一種可移動的國家體制,能夠讓遼國統治更加安全。”
賀正儒開始講解他所瞭解到的關於‘捺鉢’的情況。
“凡捺鉢之內,所有契丹大小內外臣僚以及漢人宣徽院所屬官員都必從行。”
“漢人樞密院、中書省等南面臣僚則只有一二人相從,其餘宰相以下在京都居守,處理公務。”
“高級官吏的除拜,中書省以堂帖權差,等待皇帝主持的北南臣僚會議最後批准,然後出給誥敕。”
“這種會議,每年在五月納涼和住冬時節舉行,我們也趕得巧,這次說不得能見到整個大遼權貴階層。”
“同時對於捺鉢的禁衛法制也是十分森嚴,要求氈車爲營,硬寨爲宮,貴戚爲侍衛,着帳戶爲近侍,武臣爲宿衛,親軍爲禁衛,百官輪番爲宿直,以警衛皇帝的安全。”
“從這一方面來看,確實如侯爺所言,勞民傷財,但也一定程度上留存了契丹貴族的勢力。”
“這種流動性讓遼國能夠在戰時或者面臨國破家亡時的危急時刻,能夠快速保存全國軍政體制和有生力量。”
“即便能夠短時消滅他們,卻也能夠快速捲土重來,重新在這篇土地上紮根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