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整容也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頓時場下的美國記者們紛紛小聲的問身邊的華夏同行,在得知楊簡在華夏寫了好幾部超長篇小說的時候,都覺得不可思議,那麼寫這本只有20多萬字的《火星救援》真就是小菜一碟了。
“Young,您能簡單介紹一下這本小說寫的什麼嗎?”來自《紐約時報》的記者問道,他們雖然手裏拿到了實體小說,但這是今天才拿到的,還沒來得及看。
“很簡單,就是講了一個科學家被遺留在了火星,爲了自救不得想辦法種土豆,爲了將科學家從火星救回來,美國和華夏展開了一系列的合作,這是一個全球大同的結局。”
“Young,您認爲光靠美國不能把科學家救回來嗎?”提問的是《華爾街日報》的記者。
“我覺得你看完小說之後就不會這麼想了,而且事實就是如此,現在有任何國家登陸火星了嗎?沒有,所以這是科幻小說而不是現實小說。還有,在人的生命面前,人類拋棄成見,充分展現人類的智慧我覺得挺好,這是我們許多人的美好願望。多一點合作,少一點分歧,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楊簡最後這番話就是意有所指了。
美國人現在都不會想到,他們NASA的“沃爾夫條款”反而是讓華夏的航天事業不依靠他們而崛起,有他們求華夏的時候。
“楊導,您好,您是出於什麼目的把小說的背景放在美國而不是華夏的。”這是來自國內的媒體記者。
“雖然是科幻小說,但是目前來說放在美國確實是要合適一些,不過這不重要,等再過些年,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發展起來,拍電影的時候也可以改編成國內的電影,反正小說是我的,版權在我這,到時候看具體情況來定。”
這話是半真半假,他總不能說他就是想要賺美國人的錢才把背景放美國的,而且也正像他說的那樣,未來要拍電影,大背景完全可以放在華夏,一點都不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