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孝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媚兒聽說這是張仲景所發明的新食法。他的祛寒嬌耳湯在民間廣爲流傳。話說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爲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
“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除了出藥醫治病人,他還在家門口壘起大鍋,叫弟子們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與面活在一起做出成耳朵狀的飯糰,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喫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喫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焦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喫。百姓以這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大善人。”
李治點了點頭。
“看來這美食是根據焦耳製作的,只是面皮薄而勁道,裏面的餡兒也十分美味。不知道這美食叫什麼新名字?”
“這些美食,有人管它們叫餃子。”
“餃子?嬌子,教子,交子?甚善!新舊年交替之際,交子之時,蒸煮一些美味的餃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團聚在美食和溫酒氛圍裏,家主訓誡孩子,家母訓誡女子,勤儉持家,保家衛國,成爲國之棟樑,天之驕子,餃子的寓意就出來了。”
“聖上真乃金玉良言,讓天下人盛寵萬分,想必我大唐一定會出現富足安康其樂融融的人間盛世。”
李治聽了倍感欣慰,點了點頭,便提筆在食盒的蓋子上寫下兩個字:“餃子。”
蘸了蒜泥和醋,喫着餃子,李治隨口問道:“倪土這小子還真的有一套,竟然親自下廚給墨香兒做了一桌子美食,也不怕折了他的探花郎的身份,如此低賤朕雖然氣憤,但想必那些食物一定美味無比,朕都想連夜趕去大喫大喝一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