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令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晁釗貼着阿迪耳邊,輕聲耐心地解釋道:“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這邊易立也需要人照顧,況且我們這次只是去通風報信,人多了目標太大,反而不一定利索。”
阿迪雖然心中不情願,但也明白晁釗說得有道理,只好無奈地點了點頭。
兩人一同找到了式靡,將他們的想法和計劃大概地告訴了他。式靡聽完之後,沉吟良久,眉頭緊鎖,臉上露出了爲難的神色。他深知,貿然去營救匈奴單于,無疑是將烏孫置於一個危險的境地。但從道義上來說,現在烏孫作爲匈奴的附屬國,在這場漢匈之戰中本應有所態度,而須卜濤平日裏與烏孫人也有過一些往來,如今見死不救,似乎也說不過去。
經過一番激烈的利弊權衡,式靡最終緩緩開口說道:“罷了,你們去吧。但一定要記住,能救則救,若是情況危急,千萬不要勉強,一定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竇揚和晁釗鄭重地點了點頭,他們轉身挑選了四匹最爲強健耐操的戰馬——他們商量着在路上交換着騎乘,以保持最好的狀態。爲了保證馬匹的體力,他們除了三天的乾糧和一天水,只帶了把輕便武器,一切爲了讓馬兒能夠跑得更遠、更快。
準備就緒後,兩人騎着馬,向着漢軍離去的方向疾馳而去。一路上,他們快馬加鞭,一刻也不敢停歇,眼睛緊緊地盯着前方,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與漢軍有關的蹤跡。
追了許久,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他們終於看到漢軍在前方紮營暫歇。他們沒有生火,顯然是人員快速用餐,讓馬匹短時休息,然後選擇繼續趕路。兩人小心翼翼地遠遠繞開漢軍的營地,朝着大戈壁的方向繼續前行。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緊張與期待。等待他們的不知道將會是怎樣的挑戰和未知,但他們依然義無反顧地朝着目標前進,只爲了那心中的一份執念和情義。
從河心洲談判破裂以來,漠南的戰火愈演愈烈。伊稚斜這段時間一直在竭盡全力地收拾各路殘兵敗將,同時整合着後方陸陸續續趕來的援軍。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那之前被漢軍打得狼狽逃竄的右大都尉,居然也奇蹟般地收攏了一萬多人馬。儘管他們此刻軍心渙散,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攻,但畢竟是馬背上的民族,在逃命方面還是有着與生俱來的天賦和能力,他們的隊伍在混亂中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且戰且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