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lockquote>
桓溫常臥語:“作此寂寂,將爲文、景所笑。”此魏、晉以來人見解。可取而不取,真成大呆子。環衛自身亦帶書生名士氣,故曰:“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耶?”然其心尚存有君臣名教,故篡逆終不成。一傳爲桓玄,再進爲劉裕,則晉祚不保矣。
</blockquote>
直到桓玄、劉裕,一面篡位,一面還是痛抑權門。
<blockquote>
南史宋武本紀謂:“自晉中興,朝綱弛紊,權門兼併,百姓不得保其產業。桓玄頗欲釐改,竟不能行。帝既作輔,大示軌則,豪強肅然。”又按:晉羲熙【安帝。】九年,劉裕上表請依桓溫庚戌土斷。 可見桓溫、桓玄、劉裕實是走的同一路線也。胡藩言:一談一詠,搢紳之士,輻湊歸之,不如劉毅。”蓋裕粗人,不爲名士所歸。裕之北伐,在廷之臣,無有爲裕腹心者。裕所以不能從容據長安以經營北方者亦在是。【裕能篡位,而桓溫不能,亦在是。】
</blockquote>
要之江南半壁,依然在離心的傾向上進行。諸名族雖飽嘗中原流離之苦,還未到反悔覺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