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門第精神,維持了兩晉二百餘年的天下,他們雖不戮力世務,亦能善保家門。名士清談,外面若務爲放情肆志,內部卻自有他們的家教門風。推溯他們家教門風的來源,仍然逃不出東漢名教禮法之傳統。
劉、蕭諸家,族姓寒微,與司馬氏不同。
<blockquote>
劉裕少時伐荻新洲,又嘗負刁逵社錢被執。蕭道成自稱“素族”,【臨崩遺詔:“我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蕭衍與道成同族。陳霸先初館於義興許氏,始仕爲裏司,再仕爲油庫吏。
</blockquote>
他們頗思力反晉習,裁抑名門,崇上抑下,故他們多以寒人掌機要。
<blockquote>
時寒族登要路,率目爲“恩幸”。齊武帝則謂:“學士輩但讓書耳,不堪經國,經國一劉系宗足矣。”此可見當時雙方之心理。梁武帝父子最好文學、玄談,然舉世怨梁武帝父子愛小人而疏士大夫,顏之推譏爲“眼不能自見其睫”也。
</blockquote>
但門第精神,本是江南立國主柱。蔑棄了門第,沒有一個代替,便成落空。落空的結果,更轉惡化。【南朝寒人擅權,殆無一佳者。阮佃夫、王道隆等,權侔人主,乃至官捉車人爲虎賁中郎,傍馬者爲員外郎,茹法亮在中書,語人曰:“何須見外祿?此戶內歲可辦百萬。”阮佃夫豪奢,雖晉之王、石不能過,遂至弒君,梁政壞於朱異,侯景圍臺城,周石珍輒與相結,遂爲景佐命。至陳末,施文慶、沈容卿用事,隋軍臨汗,猶口:“此常事。”以致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