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莊老皆主無治,故曰“小國寡民”。又主“不教”。蓋大一統之地上王國,統治於一聖君之下,推行一種聖賢政治,【亦可說哲學政治。】以道德理論【原本於天。】教化人民,【此爲儒、墨所同。】此等見解,徹底爲道家所反對。故道家對於舊傳宗教觀念,【即與此等政治理論相應者。】亦皆根本推翻。道家可說是一種消極的、無爲的反神論。
</blockquote>
比較最後起的一派爲陰陽家。【陰陽家原於鄒衍,齊人,與燕惠王、趙平原君同時。其成學著書,當在老子後。】
陰陽家依然根據實際的政治興味,【即爲建立地上王國所需要的團體的興味。】來修改古代的宗教觀念,而造成他們著名的“天人相應”的學說。
<blockquote>
陰陽與五行,並非兩派,此派以陰陽五行說明宇宙萬物,已爲採用道家莊老言自然萬物的說法。【史記孟荀列傳詳載鄒衍學說。其推而廣之以言地理,又推而遠之以言歷史,皆與莊子齊物、秋水路徑相似。以一氣分陰陽,其論採於道家;五行則由當時新發現天空中金、木、水、火、土五行星而起。】惟其主要精神,則仍本於儒家。【即偏重於政治的興味而言仁義是也。】其學說大約可分兩部分。
</blockquote> <blockquote>
一見於呂氏春秋十二紀、淮南時則訓及禮記月令,【此主“五行相生”說,如春爲木,夏爲火,木生人是也。】大抵主王者行政,須隨時節爲轉移。【故曰“時則”,又曰“月令”。今俗稱時令、節今,此“令”字即王者之號令,所謂政令是也。政令當與時節相應,即爲天人相應之一主要義。】
</blockquote> <blockquote>
此種學說,似頗導源於孟子,所謂“勿奪民時”也。【古者以大會獵教戰,必於農隙,因之此派生用兵、用刑必在秋冬。又古人役民築城、浚川及修墳墓等大工役,亦在農事已畢之後,故此派生葬埋及開掘動土必在冬季。農業社會之政治,處處與天氣節候有關。惟孟子偏重人道觀念,以“不忍人之心”及“保民而王”等說之。鄒衍又折向古代宗教意味,偏重天道觀念,遂另造一套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如謂冬行水令。利於用兵、用刑之類是也。苟子謂:“盂子、子思造爲五行”,以晚起五行學說根本要義實導源孟子,非孟子自身即有五行學說也。(此種思想,直至最近俗傳時憲書,仍有某日宜某事、某日不宜某事等,由古人以干支紀日,五行家以干支分配五行,於是再以相生相剋說之,即見有宜、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