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lockquote>
自有庶吉士而翰林院遂兼帶有教育後進之性質。
其先庶吉士命進學於內閣。
<blockquote>
永樂三年,命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解縉等,新進士中選材質敏美者,俾就文淵閣進學。其先洪武六年,已有鄉貢舉人免會試,擇年少俊異者肄業文華堂之制。【又洪武十四年六月,詔於國子諸生中選才學優等、聰明俊偉之士,得三十七人,命之博極羣書,講明道德、經濟之學,以期大用,稱之曰“老秀才”,禮遇甚厚。此皆爲後來庶吉士制度之先聲。可見明祖未嘗不思作育人才,後人謂明祖創爲八股文以愚世,非也。】後景帝時,又有東閣進學之事。
</blockquote>
並時經帝王御試。
<blockquote>
永樂中,召試庶吉士多在文華殿。宣宗時,又有齋宮考藝。正德後,庶吉士止隸翰林,遂罕御試。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