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笛MAG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架子全部是父親用木棍跟鐵絲自己編的,在他的精心收拾下,葡萄樹以及獼猴桃樹各自爬滿東西兩邊四分之一的院落,形成兩處天然涼棚。
夏天的時候葡萄跟獼猴桃的葉子可以遮擋陽光,不過卻無法完全擋住,經常會有一些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撒到地面上來,形成一些細碎的光點,更添一份愜意;而秋天則可以喫他們的果實,先不談自己種的果實喫起來格外香甜,單就採摘的過程,便是一件十分快意的事情。此外那些施肥啊,修剪啊,捉蟲什麼的過程,也是一種別樣的快樂。
想想後來的鋼筋水泥大樓,裝修是豪華了,電器是先進了,但又哪裏有這種樂趣呢。
其他各家也都差不多都在院子裏種着不同種類的東西,有的還把鋪地的紅磚起了去,全部種上了蔬菜。
哎,大都是歷史原因,據說這是住城市的人當年餓怕了,所以就習慣在自己家種點東西自己偷着喫,以便隨時應對政策的變化……驚弓之鳥啊。
還有,那時候廣播局裏的房子,一般是從東到西緊挨着三戶一排,從南到北一共五排,再加上其他稍微遠點,由於機構人員增多新造的大排房,綜合起來一共十一排,三十三戶人家。
嘿,那時候的局裏根本不用精簡人員,人本來就不多啊。
排與排之間,都隔着紅磚小道,而戶與戶之間卻只有一牆之隔,換句話說,彼此之間只要爬個牆就能翻到別人家去,所以鄰里之間很難有什麼真正的祕密。
自然了,這種情況下,各家的交往也就比較頻繁,動不動你來借個醬油,我去借點味精,到了晚上還經常的互相串門,關係都比較融洽,比後來家家都有防盜門,來人先隔着鐵窗或者可視電話問明身份,就算住對門五六年都彼此見面不認識的情況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