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青山村坐落在青山下,坐北朝南,北靠青山,南側攬青河橫流而過,所謂的依山傍水既是如此了。青山高1500餘米,山勢綿延,中爲主峯,東盤龍西伏虎,上有青山寺,香火繁盛。山頂建御青閣,可盡覽城中色,不止春夏秋冬,更含陰晴雨雪,各不相同,各有妙處。佇立攬青河畔,無限風光,盡收河底,故曰攬青河。
青山村是個歷史悠久的村落,村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無人知其淵源。相傳,青山村村民原是青山的守山人,他們祖祖輩輩守護在這裏,就此生息繁衍開來,也無人知其真假。整個村子倒也奇怪,是以八卦陣的陣仗排列,按乾(?)、坤(?)、震(?)、艮(?)、離(?)、坎(?)、兌(?)、巽(?)建房三十六棟,中心用黑白巨石砌陰陽雙魚。時代更迭,村子裏由茅草房改換成土坯房再改建成磚瓦房,也還是原地原址原結構。與村外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相比,整個村子有一種被時代丟棄的落寞,與現在現代化的城市環境格格不入。高樓大廈、燈虹旖旎與這裏毫不相關,這裏就好像被那個鋼筋水泥巨獸遺忘了一樣,沒有被吞噬,沒有被染指,就那麼被擱置了,被遺忘了。這裏還是八九十年代的低矮平房,保持着最基礎最低調的現代。房前養花種菜,村後植樹耕田。就這麼隨便扔幾隻雞、幾隻羊在山上,在林間;拴兩頭牛在村西,在地頭兒;撒幾對鵝、幾隻鴨在溪口,在河邊。還有三兩隻小土狗,還有樹冠裏、房檐上的躲貓貓的貓,都是這裏的主人。它們和村子裏的人們共同在這裏生活,在這裏繁衍,在這裏老去。這裏像一片世外桃源,總給人一種恍若隔世的氛圍感。
他們和城市裏生活的人們沒什麼區別,可能更多的就是多了一份樸素感,像地地道道的村裏人。話說他們也本就是村裏人。哦,對了,他們注重習武,注重強身健體,所有的男性,上至七老八十的老翁,下至三五歲的小兒全都拉練。沒有人要求,也沒有人逼迫,更像是一種信仰,一種傳承。他們也精通卦相,但從不輕易示人。他們也懂醫,且代代相傳,老人大多醫術精良,但多不入世。對他們來講,這些更像是他們基本素養,傍身的基礎技能。他們傳男不傳女,對女孩子是沒有什麼要求的,婚喪嫁娶,一切如常。
村子裏現在只三十六戶,百十來人。其實,整個乾氏家族經過千百年的繁衍是遠不止這些人口的,但留守村子裏的只擇選了三十六戶,其他的宗族子弟族長都將他們放飛出去了,希望他們能有個機會好好的和這個世間相處,好好的和這個世界融合。乾氏子弟遍佈天南海北、各行各業,每逢初一、十五需得拜籤,若乾氏根底有大事發生,應籤之人需得立即趕回青山村,以扶大業。乾氏現族長乾金及其他四位族老乾木、乾水、乾火、乾土便是當年的應籤之人。
所以,別問爲什麼雞沒人偷,羊沒人搶,因爲,沒人敢。
據說之前有位權勢頗大的開發商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想開發成獨棟別墅賣給達官顯貴。消息一經傳出,新貴之人趨之若鶩,地還沒拿到呢,號已經排到百米之外了。資金、技術、政策、設計缺什麼提供什麼,要什麼支持什麼。各種合作、各種懇求紛至沓來,門庭若市,好不熱鬧。開發商上門洽談,希望村子能夠主動搬遷,或者地皮開發,給村民原地建幾棟多層安置,甚至產權白送、水電物業各種費用終生免交。軟的硬的好的壞的囉嗦了一大堆,族長和村裏人硬是沒個二話。
“你們要是不主動搬,我可強拆了哈!”開發商還是撂了狠話。
“量你們還動不得這裏。”族長自始至終也就留了這麼一句話。
開發商老闆於長利還就是不信邪了,風風雨雨闖蕩了幾十年啥沒見過啊,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東西還就非得逼它亮亮相。要是沒有,還真別拿那東西嚇唬人!
第二天,於長利就帶着一大幫傢伙什浩浩湯湯的過去了。還真是奇了怪了,一靠近村口衆人就滿背生涼,整個人感覺寒噤噤的。這些東西到底是沒有見過,還是不信邪。於長利硬着頭皮讓剷車打頭陣。這也怪了,一靠近村口車就熄火,查查也沒壞啊,就是死火。打着火後退,行,能走,一往前就死火。換輛車,一個樣!試了四五輛,硬是沒一個能進村的。於長利感覺自己都炸裂了,別說於長利,在場的就沒個不被鎮住的。打此之後,就別說開發商了,就沒一個敢打青山村的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