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傳承與新生 (第1/2頁)
愛喫油燜黃豆的董亞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幸福的辦公室生活 第十章:傳承與新生
陳浩與小萱在家庭和事業的道路上攜手前行,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地標性建築項目的成功爲陳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聲譽,他開始頻繁受邀參加各類設計研討會和行業講座,分享自己的設計理念與經驗。
在一次行業交流活動中,陳浩結識了一位資深的老設計師,李老。李老在設計界德高望重,一生創作無數經典作品,如今雖已年邁,但對設計的熱情絲毫不減。他對陳浩的才華頗爲欣賞,認爲陳浩有潛力將設計的精髓傳承下去並創新發展。
李老找到陳浩,誠懇地說:“陳浩啊,我觀察你很久了,你有獨特的設計視角和紮實的專業功底。現在的設計界雖然新人輩出,但真正能理解設計靈魂並傳承下去的不多。我想邀請你參與一個特殊的項目,這是我多年的心願,希望能打造一個設計傳承基地,將老一輩的設計智慧與新一代的創意活力相結合,爲年輕的設計師們提供一個學習和成長的搖籃。”
陳浩被李老的熱情和願景所打動,他深知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回到公司後,他與小萱和林悅分享了這個消息。小萱眼睛一亮,興奮地說:“浩哥,這太棒了!這不僅能讓你在設計領域有更深的造詣,還能爲培養更多優秀設計師貢獻力量。”林悅也點頭表示贊同:“是啊,這個項目意義非凡,我們一定要好好規劃。”
於是,陳浩帶領團隊全身心投入到設計傳承基地的籌備工作中。他們首先對國內外衆多設計教育機構和創意園區進行了調研,分析各自的優勢與不足。在這個過程中,團隊成員們各抒己見,討論得熱火朝天。
一位年輕設計師提出:“我們可以借鑑國外一些先進的工作室模式,打造開放式的創作空間,讓設計師們可以自由交流、相互啓發。”
林悅則思考片刻後說道:“除了創作空間,還應該有完善的教育資源區,比如定期舉辦大師講座、開設專業課程,從理論到實踐全方位提升年輕設計師的能力。”
陳浩聽着大家的建議,腦海中逐漸形成了一個清晰的藍圖。“我覺得還可以設置一個作品展示區,展示經典設計作品以及年輕設計師的優秀成果,讓大家在傳承中創新,在對比中成長。而且,基地要有一個綠色生態的環境,爲設計師們提供舒適的靈感源泉。”
然而,項目推進並非一帆風順。資金問題成爲了首要難題,打造這樣一個綜合性的設計傳承基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初期的預算遠遠不夠。陳浩四處奔走,尋找合作伙伴和贊助商。他參加各種商業洽談會,向企業家們闡述項目的價值和意義,但往往遭到質疑或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