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 廉政風暴 (第2/12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理說,楚國爲自己的扈從國們所制定的進貢標準是很低的,基本上也就是象徵性的。可是,楚國官僚們到各國索賄受賄以及喫喝玩樂的瘋狂程度比晉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三個扈從小國很受不了,他們很嚮往加入聯合國,擺脫楚國人的壓榨。他們幻想着加入聯合國就能過上有尊嚴不被敲詐的日子,因爲他們不知道晉國人跟楚國人是一路貨色,天下烏鴉一般黑。
從楚共王到楚康王,他們看到了晉國人的腐敗,也看到了自己手下的腐敗。他們常常困惑於晉國人對於腐敗問題的無能爲力,也就常常下決心要在解決腐敗問題上比晉國人做得好。
晉國是內閣制,腐敗生於內閣成員。而內閣成員之間往往不願意互相得罪,即便是中軍元帥也睜隻眼閉隻眼,一來這國家不是自己的,何必那麼認真;二來誰沒有死的時候,自己死了,誰知道誰當中軍元帥,要是得罪了人,自己的兒孫可就不好混了。所以,面對腐敗,中軍元帥基本上不聞不問。而國君權力較小,一切交給了內閣,自己也很少會干預這一類的問題。
而楚國不一樣,他們不是內閣制,而是國王制。所以,楚王可以隨時處置腐敗分子。
楚共王二十年(前571年),楚國發起了第一次“廉政風暴”,右司馬公子申在諸侯國中索賄受賄,被諸侯投訴。楚共王一點沒客氣,殺了公子申,傳首諸侯,算是給大家一個說法。大家一看,楚共王把國防部副部長都給砍了,看來今後大家的日子能安生一點了。
後來到了楚共王二十三年(前568年),陳國暗中準備投靠晉國,楚共王知道後責問陳國人,陳國人就說殺了公子申,還有後來人,現在子辛索賄受賄比公子申還過分,逼得大家沒有活路了。子辛是誰?子重之後的楚國令尹。
楚共王也沒客氣,把子辛也給砍了。這一次,是第二次“廉政風暴”。
所以,說起反腐來,楚王的決心是很大的,先殺了國防部副部長,又殺了總理。
可是,即便如此,楚國的腐敗還是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