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資本主義”齊國 (第4/9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謂問病,就是凡士民有病的,由官府來加以慰問:九十歲以上的,每天一問;八十歲以上的,兩天一問;七十歲以上的,三天一問;一般病人,五天一問。重病的,向上報告,國君親自慰問。所謂通窮,就是若有貧窮夫婦沒有住處的,貧窮賓客沒有糧食的,其所在鄉里要及時上報。所謂振困,就是凶年的時候,官府發放倉糧來救濟百姓。所謂接絕,就是對烈士親屬給以撫卹。
齊國真是個福利社會啊,怪不得大家紛紛移民齊國。
【第十四,監察巡視制度】
什麼都做了,效果怎樣?這需要監察巡視。管仲規定了八觀,就是從八個方面去監察巡視這個國家的情況。
巡視一個國家的田野,觀察它的耕耘狀況,計算它的農業生產,這個國家的飢飽狀況就知道了;巡視一個國家的山林湖澤,看看它的桑麻種植,計算它的六畜,國之貧富,就能區分出來;觀察一個國家的宮室、車馬、衣服,國之奢儉,就能區分出來;考察災年的饑饉情況,計算服役的人數,看看樓臺亭閣的建設,計算財政開支的費用,國之虛實,就能區分出來;考察國家的風俗,瞭解人民怎麼接受教化,國之治亂,就能區分出來;來到朝廷,觀察君主的左右,瞭解百官的情況,看朝廷重視什麼和輕視什麼,國家的強弱就能區分出來;根據君主的立法出令和從政治民的情況,國之興滅,就能區分出來;估量敵國和盟國,瞭解君主的想法,考察他們的農業和財力,國之存亡就能夠確定。
【第十五,幹部選拔制度】
在人才培養和幹部選拔方面,管仲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監督制度;設立了“庭燎待士”,並配套以“賦祿以粟”制度,還提出了“官事無攝”的主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推行了“三選法”的官吏選任制度。
三選制的整個過程包括三個環節:一是鄉選,即各鄉鄉長,各屬大夫將本鄉、本屬內符合任官條件的人才選出,上報國君。二是官選,即把各鄉屬選出的賢才俊士分配到有關的衙門實習做事,實習期滿後,由衙門長官選擇其中的優秀者,並寫出鑑定書上報國君。三是君選,即國君親自選拔。
官選出來的人,有衙門長官的鑑定書,又到原籍查驗了歷史根基,都確信無疑了,國君便將此人召入宮中進行面試策問。一般是當場提出一些治國理政的疑難問題,讓其說出解決辦法,若國君滿意其回答,便可任命爲高一級的官吏,有的還可以做上卿的助手。這就是君選。三選制的特點是將推薦與選拔相結合,政績與策問相結合,再經過由上而下的往復考察過程,把那些既有治國牧民理論,又有實際工作能力的文人和武士們選拔出來,任以爲官,這樣就使姜太公的尊賢尚功路線有了制度保障。
【第十六,年終總結和考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