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退避三舍 (第3/13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撤軍?無條件撤軍?這不等於把曹衛白白送給了晉國人?這不成了楚國曆史上最丟人的一次出征?”成得臣這火就大了,他罵了出來。可是,他不敢罵楚成王,他只好罵楚成王身邊的人,基本上,他罵的就是蒍呂臣了。“這一定是奸佞之人嫉妒我,不願意看到我立功,該殺的小人,我一定要滅了晉軍,給他看看什麼叫馬王爺三隻眼。”
於是,成得臣拒不撤軍,他派伯棼(音焚)向楚成王請戰。
伯棼,姓鬥名椒字子越,因此又叫鬥椒或者鬥越椒,他是鬥伯比的孫子,子文的侄子。爲什麼這裏要介紹他,因爲後面有他的故事,“狼子野心”這個成語與他有關。
伯棼是這樣代表成得臣請戰的:“非敢必有功也,願以間讒佞之口。”(《左傳》)意思是打敗晉國人是次要的,關鍵要給讒佞小人看看。
楚成王很不高興,非常不高興,《左傳》的話叫做“王怒”。
楚成王實在是不願意跟晉國直接對抗,可是,成得臣擁兵自重,不肯撤軍,楚成王也不願意搞得太僵。
“好,既然你不見棺材不落淚,那你就打。”楚成王一咬牙一踩腳,批准了成得臣的請戰。
按理說,面對第一強勁的對手,應該全軍出動,可是,楚成王不肯把自己的部隊全部給成得臣。給了多少?《左傳》記載:“惟西廣、東宮與若敖之六卒實從之。”
西廣,楚軍的右軍;東宮,太子的部隊;若敖之六卒,成得臣的族兵。基本上可以這樣判斷,西广部隊和若敖部隊一直跟隨成得臣攻打睢陽,現在楚成王把東宮的部隊給了成得臣。也就是說,現在成得臣用來對抗晉國的部隊,實際上只佔楚軍的一半強。
成得臣用若敖六卒的一百八十乘戰車爲中軍,子西鬥宜申率領西广部隊爲左軍,子上鬥勃率領東宮、陳國和蔡國軍隊爲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