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明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也就是那麼一說,你怎麼還當真了。”艾爾文笑着說道。
“誒,小孩子家家的,怎麼防心這般重呢?”老人埋怨道,說着還拿自己兩張粗糲的手掌摩挲起艾爾文的手來。
艾爾文一陣惡寒,連忙把手抽出來,趕緊說道:“我讀《阮宏帝國編年史》的時候,我記得有提過一句說當時阮宏帝國有一股人馬從水蘭關以南的伏泰山脈繞行而出。。。”
“然後呢?”老人又抓了一把乾果,望向艾爾文笑着說道,“年輕人,那本史書老東西我也看過,可是它沒提到那伏泰山脈中去了多少人,再者說了,那時候的阮宏帝國還能有多少兵馬派得出來呢?如果只是幾萬人,真的繞到了康巴德大帝的後方又如何呢?你要知道,大帝手裏可是有四十萬人呢。”
“別說幾萬人了,當時的阮宏帝國就快無兵可派了。”艾爾文說道,“所以我判斷,去那山脈之中的最多不過幾千人。更何況,你想想那伏泰山脈的地形,想必不利於大軍行進,若是大軍能進得去,那康巴德大帝還打什麼水蘭關呢?”
老人點了點頭,覺得艾爾文分析得很在理,“那如果只有幾千人,又能如何扭轉戰局呢?那點人都不夠康巴德大帝塞牙縫的。
“所以我很好奇,這一支人馬去那伏泰山脈究竟有何緣由呢?”艾爾文笑望着老人問道。
“這不是我該問你的嘛,年輕人。”老人也是笑了出來。
“你要說是去求和的,我覺着不大可能。真要和談,大大方方地從那水蘭關出去就成。”艾爾文接着分析道,“繞後襲擊不現實,也不大可能是去求和的,那派這支人馬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這就很令人匪夷所思了。”
“所以我去翻了很多本關於那次水蘭關之戰的史料,阮宏帝國一方是有很多文獻提到過那一支去到伏泰山脈的人馬,那這件事應該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