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明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後皇帝望着艾爾文笑說道:“找未來女婿代替參加這會議是沒什麼問題,但是勞煩你回去之後和你這未來的老丈人說一聲——若是看管不好自己的國度,那以後便不用再派人來風克蘭了。”
這是提醒,也是警告。更多的則是皇帝給衆位領主看的一種態度。
這位年輕皇帝的意思很簡單,誰若是管不好自己的領土,那他是不介意率領帝國的大軍替其管上一管的。
艾爾文頗爲尷尬地點了點頭。他沒想到這位二十左右的年輕人,幾句話語之間,就把這一衆的領主嚇得死死的,其馭人的本事,可見一斑。
見到皇帝這個態度了,薩尼芬莎也只得悻悻把那《自由宣言》給收了起來。
而如親王與宰相這兩隻老狐狸則是已經清楚地把握到皇帝的態度了。要說皇帝對伯爾公國內部發生的動亂一點都不知情,打死他倆也不會信的。那麼爲何皇帝要如此呢?
其實這就是制衡的權術。既然艾爾文在會議上表現的如此乖巧,沒有要與所有貴族作對的意思,那麼日後宰相一方肯定會把艾爾文引爲盟友的。如果將來是這麼個走向的話,皇帝就沒有覆滅自由城邦的必要了,留着艾爾文與薩尼芬莎在西北面角力,這纔是最高明的做法。也就說皇帝是默許親王和宰相可以伸手參與帝國西面的明爭暗鬥中去,但是這兩人都不可以往西面派兵。在皇帝這兒,局部區域的爭端他是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但是要整個帝國一分爲二陷入到內戰之中,那是萬萬不允許的。
這也和親王、宰相的心裏預期差不多。
那想來日後自由城邦與蒂萊爾公國之間的戰爭將會非常的精彩,畢竟這兩方的身後都有着更爲龐大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