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知音 (第2/15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師,我最近學習晉國曆史,看到文公稱霸那一段,狐偃和趙衰兩個人,你說誰比較賢能一些?”晉平公問。
“那肯定是趙衰啊。”師曠回答。
“爲什麼?狐偃可是比趙衰的能力強啊。”
“我給你舉個例子,陽處父是個有學問的人,找狐偃推薦他,結果三年都沒推薦上去。可是找趙衰,三天就推薦上去了。不能瞭解別人的才能,是不聰明;瞭解了不能向上級推薦,那是不忠誠;想推薦又不敢推薦,那是不勇敢;推薦了不被採納,那就是不賢能。不管怎麼說,狐偃不如趙衰賢能。”
師曠的這個觀點,後來被孔子用來比較管仲和鮑叔牙。
“大師,你看你弄瞎了自己的眼睛,有沒有後悔過?”一天,晉平公問。
“沒有,有所失必有所得,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沒什麼好後悔的。”師曠笑道。
“可是,你什麼也看不見,豈不是飽受昏暗之苦?”
“主公,眼睛看不見東西算不上真正的昏暗,真正的昏暗有五種,其一是君主不知臣子行賄博名,百姓受冤無處伸;其二是君主用人不當;其三是君主不辨賢愚;其四是君主窮兵黷武;其五是君主不知民計安生。主公,要是你不小心治國,那就比我昏暗多了。”師曠藉着這個由頭,來規諫晉平公。
師曠的點蠟燭理論也很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