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小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猴橋與緬甸山水相連,距緬甸甘拜地口岸七公里,距緬甸克欽邦首府密支那121公里,是着名的史迪威公路,通往印度支那半島的要衝,也是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雲南保山市唯一的國家級,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後世猴橋口岸被正式列爲國家一類口岸。
歷史上猴橋是西南絲綢古道出境的最後驛站,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和軍事佈防地。
明、清王朝,都在這裏設關置隘,清道光年間修築的石城石碉至今猶存。
20世紀40年代,在古道基礎上修築軍事要道中印公路,又稱史迪威公路,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爲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中印公路通車以前,檳榔江上既沒有鐵橋,也沒有石橋,只有一架用藤索編成的吊橋。人在橋上行走,藤橋搖搖晃晃,要手攀藤索,腳踩藤橋,像猴子一樣跳過去,因此,這裏的地名就被稱爲猴橋。
猴橋口岸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厚重。
以前這裏被稱古永,原名“古勇”,有“古道勇行”之意。
據《永昌府文徵》和《騰越廳志》記載,早在西漢即有古道,由此西通緬甸至天竺(今印度)。
南詔國時代,曾設“古勇關”,爲騰衝縣四古關之一;
元朝時曾立古勇縣制,在此牧民理政,管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