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業十二年七月,甄翟兒叛軍尚未剷除,但兩軍之戰暫歇,太原傳來李淵身體抱恙的消息。
老夫人聽說了很是心急,卻什麼也做不了。
對嫺兒來說,這簡直是天賜的機會,她主動向老夫人提出去太原照顧父親之事。老夫人念着兩個孫子雖然都在那邊,但兩個大男人未免粗糙了些,不如女孩子心細,兒子身邊沒個知冷知熱的丫頭照顧着着實讓人不放心,於是便準了嫺兒的請求。
這一路上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城鎮村落,城中百姓生活的一如既往,倒是看不出戰亂留下的痕跡,城外的乞丐、流民卻是多了不少。鄉間的大人們忙的昏天黑地,孩童們卻嬉戲打鬧着唱着歌謠,無憂無慮,“楊花落,李花開,花開花落轉輪來,世事多變不感慨,水向東流怎復來?楊花落,李花開,人間哪有春常在!桃李子,楊花落……”
《桃李歌》已經傳唱了很多年,各種版本的都有,暗示得不過是“李代楊興”的那點事兒,接踵而至的是各種讖語。自此,不少的李氏貴族遭受了無妄之災,皇帝對李氏一族的忌憚更甚。
黃昏時分終於到達了李淵在太原的府邸。大門敞開着,門外守着兩個看門的家丁。一個穿着藏青色錦衣的中年男人走了出來。嫺兒未曾見過他,猜想着這或許是來探望李淵的人。
男人似乎是有心事,並未注意到停在府門口的馬車。若真是來探望李淵的,想必定是這太原的人物,不妨去認識一下。一路舟車勞頓,嫺兒整了整有些鬆散的髮髻和衣衫,緩緩下了馬車,一步一步不緊不慢的邁上了石階。
男人發現了迎面而來的女子,淡紫色的衣裙,頭上一支銀釵挽了一個簡單的髮髻,烏黑的長髮垂在頸後,黃昏下柔和的的光照射在她的面龐,襯托着那恍若天仙般的容顏。男人看出了神,不知不覺地停下了腳步。
她的目光注視着前方腳下的臺階,雙目在那輕輕一眨間盡顯靈動之美。她彷彿是個一塵不染的仙子,步伐中又帶着幾分倔強。她的目光觸到了他的黑靴,緩緩地抬起了眼與他四目相接。
她走到他的身側停下腳步側身頷首,微笑着向他見了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