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機紊亂,風雲四起,天下各修道宗派俱蠢蠢欲動,作爲四大宗派的紫雲宗,山河宗,大覺寺,天符宗,自然早早察覺到,派遣弟子下山,以便了然天機,明福禍,好順勢而爲,佔得先機。
文錦繡當然明白福生子所言,時機未到,貿然行事,或許會適得其反,或者說起碼得不到最大的好處。
這幾日來,大家雖合於一處,但明爭暗鬥着實不少,以往文錦繡均處之泰然,甚至興奮不已,可如今卻是興致缺缺。因爲今次是真正行走於世俗人間,親歷疾苦,文錦繡始終有口氣堵在胸間,彷彿回到了進學時研習儒家經典的書生意氣。
可從被山河宗收入門牆這麼多年過去了,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少年,可如今看到了百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貪官污吏橫行,盜匪山賊,妖魔鬼怪出沒,不禁隱隱產生了一絲動搖,究竟什麼纔是“儒”?
脫離世間,深山老林苦修,而後於世間走上一遭就是“儒”了嗎?
雖說這絲動搖不清晰,但足以令修行之人心緒不寧,文錦繡的心有些亂了。
散仙萬求真是無力參與,還是另有隱情呢?
明明看到了趙小明,可他爲何此次不與我等同行而只是遠遠致意便離開了呢?
而其他幾人卻是準備大幹一場,沒人注意到他的異狀,尤其是行空和尚。
佛教於民不聊生,生活悲苦,人心困頓時,其無常與因果觀可慰藉人心,方等般若的精深更能啓迪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