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密一直在逃亡。
幾年來,李密覺得自己就像一條失去了方向的船,一直在隋朝末年的怒海狂濤中漂泊。
他先是投奔了郝孝德,可郝孝德當他是蹭飯的傢伙,始終沒給他好臉色看。李密又投奔了王薄,王薄對他倒還客氣,可問題是客氣得過了頭,天天好喫好喝供着,卻始終不讓他參與山寨決策。李密很鬱悶——看這情形,要想躋身長白山的領導層,少說也得等上一百年。
鬱悶的李密只好下山繼續漂泊。由於身無分文,一路上他只能以剝樹皮、挖草根爲生。後來,李密再也走不動了,就在淮陽郡(今河南淮陽縣)的一個小山溝裏落腳,改名劉智遠,教幾個農村孩子讀書識字,聊以餬口。就這麼過了幾個月,鬱郁不得志的李密寫下了一首五言詩,藉以抒發自己年華虛度、壯志未酬的痛苦和失落。詩的最後幾句是:“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諡。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詩成,李密仰望蒼穹,不覺悲從中來,泣下沾襟。
李密的反常舉止很快引起了鄉民的懷疑,有人馬上跑到淮陽太守那裏告了密。官府立刻發兵前來搜捕,李密只好再度逃亡。
走投無路的李密最後逃到雍丘(今河南杞縣),想投靠他的妹夫、雍丘縣令丘君明。丘君明一看是李密,頓時嚇了一大跳。這個大舅子眼下可是朝廷追捕的要犯,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喪門星哪!誰要是敢窩藏他,誰立馬仕途玩完,腦袋搬家!丘君明留也不是,不留也不是,最後只好把他送到密友王季才那裏。所幸王季纔是一個俠肝義膽之士,一向敬佩英雄豪傑,所以不但欣然收留,還把女兒嫁給了李密。
李密就這麼撿了一條命,又意外地撿了一個老婆。如果不出現什麼意外,他很可能會在這窮鄉僻壤當一個循規蹈矩的倒插門女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庸度日,直至終老。倘若如此,歷史上就沒有什麼瓦崗英雄李密了。
不過,歷史之所以精彩,就在於它不喜歡平鋪直敘。尤其是對那些曾經胸懷大志的人,歷史老兒更喜歡給他們製造災難,好讓他們擺脫平庸,在磨難中加速成長。所以,還沒等李密享受完蜜月,命運馬上又給他安排了一場災難。
早在李密剛剛來到雍丘的時候,丘君明的堂侄丘懷義就馬不停蹄地跑到朝廷告了密。楊廣頒下一道敕書,命丘懷義用最快的速度把敕令交到梁郡通守楊汪手上,命他逮捕李密。楊汪接獲敕令,立刻率兵包圍了王季才家。
這一次,李密似乎在劫難逃了。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密這天恰好有事出門,居然讓官兵撲了一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