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617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事件莫過於李淵父子的晉陽起兵。
它就像一道劈裂天空的絢麗閃電,一舉刺破隋帝國的茫茫黑夜;又像是一束穿越濃雲的熠熠曙光,瞬間照亮了大唐王朝的早晨。
這個令天地爲之變色、令歷史爲之改轍的大事件有諸多人物參與,這些人後來都成爲大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開國功臣。他們是裴寂、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唐儉、柴紹、殷開山、劉政會、溫大雅、武士彠(武則天的父親)……
這些人是晉陽起兵最重要的一批骨幹力量,正是有了他們的策劃、推動和實施,這次起義才能獲得成功,大唐王朝最終才得以橫空出世。可不管怎麼說,他們終究只是這個大事件的配角。
而晉陽起兵的主角,當然非李淵父子莫屬。可問題是,在李淵父子當中,誰纔是這次起兵的首謀?誰纔是這個大事件真正的靈魂人物?誰纔是開創大唐三百年基業的第一人?
對此,歷代官方正史都異口同聲地回答——李世民。
後晉劉昫修撰的《舊唐書》聲稱:“太宗與晉陽令劉文靜首謀,勸舉義兵。”北宋歐陽修等人編撰的《新唐書》也斷言:“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更是斬釘截鐵地說:“起兵晉陽也,皆秦王李世民之謀。”“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然而,歷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按照官方正史兩《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記載,李世民和李淵在晉陽起兵前夕都做了些什麼。
李世民跟隨李淵來到太原後,結交了一批江湖義士。《舊唐書·太宗本紀》稱其“潛圖義舉,每折節下士,推財養客,羣盜大俠莫不願效死力”。《資治通鑑·隋紀七》說:“世民聰明勇決,識量過人,見隋室方亂,陰有安天下之志,傾身下士,散財結客,鹹得其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