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幸峽州刺史許紹並不是個普通官僚。
他是一個有德之人,而且有惜才之心。他知道李靖胸中自有甲兵百萬,只是一直缺少施展才乾的機會,於是按下詔書,上疏李淵,說明前線戰事喫緊,急需人才,可以讓李靖戴罪立功,以觀效尤。李淵看到奏疏後想想也有道理。爲了統一大業,李淵只好暫時撇開私人恩怨,收回成命,等着看李靖的立功表現。
一連兩次僥倖躲過皇帝的屠刀,讓李靖深刻地體驗到什麼叫作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他清醒地意識到——自己不可能再有第三次機會了。如果不能及時建立戰功,那他的腦袋就沒有繼續待在肩膀上的理由。
李靖仰天長嘆,苦苦等待着鹹魚翻身的那一天。不久,開州(今重慶開縣)蠻族首領冉肇則聚衆反叛,率部進攻夔州(今重慶奉節縣),趙郡王李孝恭迎戰,結果被蠻軍擊敗。
一展身手的機會終於來了!李靖主動請纓,只帶了爲數八百人的一支小部隊,便成功襲破了蠻軍大營;其後又在險要之地設伏,大敗十倍於己的蠻軍,斬殺冉肇則,俘獲五千餘人,一舉平定了蠻族叛亂。捷報傳至長安,李淵的意外和驚喜之情溢於言表。爲了掩飾自己先前對李靖的不公,李淵在朝會上對百官說了一句很巧妙的話,他說:“朕聞使功不如使過,李靖果展其效!”(《舊唐書·李靖傳》)
這句話既誇獎了李靖,同時也誇獎了李淵自己。因爲他把李靖所取得的戰績說成是他故意使用激將法的結果。所謂“使功不如使過”,意思就是與其用功勳去激勵下屬建功立業,還不如適當給他一些壓力,讓他感覺自己有過失,然後他纔會加倍努力,以求將功補過。
這固然是很高明的馭人之術,可明眼人都知道,先前李淵對待李靖的那些做法壓根就不是這麼一回事。
可不管怎麼說,通過這次勝利,李淵總算徹底改變了對李靖的看法。他在隨後下發給李靖的詔書中稱:“卿竭誠盡力,功效特彰!朕雖與你遠隔,但深明卿之至誠,極爲嘉賞,卿勿憂富貴也。”除了公開頒發的詔書,李淵還特意給了李靖一道手詔,說:“既往不咎,舊事吾久忘之矣!”這句私下裏的體己話固然表明了天子李淵與李靖和解的誠意和熱情,可同時也向我們透露出——李淵之前對那些“舊事”確實是一直耿耿於懷的。
武德四年二月,否極泰來的李靖壓抑多年的能量開始噴發,他胸有成竹地向趙郡王李孝恭呈上了平定蕭梁的“十策”,李孝恭轉呈朝廷。李淵當即採納,以李孝恭爲夔州總管,命他大規模製造戰船,訓練水軍;同時授予李靖行軍總管兼長史之職,命他全權負責軍事。
至此,李靖才終於有了一個與他的能力和任務相匹配的職銜。從這一刻開始,李淵已經把平定南方半壁江山的重任託付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