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八道,托比亞斯本傑明·昂格,德國;
此時無論賽場還是電視機前,不少人都注意到了一個情況,八名男子200米決賽的選手裏,竟然有三個都不是黑人。
蘇祖,中國人,漢族。
托比亞斯本傑明·昂格,德國人,當前歐洲跑得第二快的人,純正的日耳曼血統。
澳大利亞的帕特里克約翰遜,父親是愛爾蘭人,母親是澳大利亞土著,1972年出生在2003年5月5號,日本水戶,以9秒93的成績成爲第一個非黑人而跑進10秒大關的第一人。在當時的時間點他也是有史以來的第17快,是大洋洲和澳大利亞男子100米紀錄的保持者。
“……這是田徑場上罕見的一幕,在世錦賽這樣大型賽事的男子200米決賽中,出現了三名非黑人選手。”
這幾乎有些顛覆所有人的印象,畢竟在國際性的短跑賽事,基本都是黑人選手,尤其是西非黑人和其後裔所壟斷。
而在現在的八名選手之中,竟然有三人是非黑人選手,不敢說一定是首次,但絕對是少有的情況。
在世界田壇的格局裏,基本上是西非黑人統治了短跑,東非黑人統治了長跑。無論是卡塔爾或者其他國家歸化的短跑運動員,基本都是來自西非諸如尼日利亞這些國家。而長跑最強的幾個國家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則都是東非黑人。美國和加勒比海域地區的黑人也多是西非黑人後裔。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短跑運動員在選材和訓練上也密不可分。像牙買加儘管人口少,但全國短跑氛圍濃厚,從小的選材就遠超過其他國家。而如尼日利亞這樣的國家,一個是大環境的關係,還有就是訓練水平和產業化較低,選材的基數不大,很多優秀的苗子都選擇了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