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順化的越南王朝分成親法派與反法派,雙方暗暗地鬥爭。
作爲宗主國的清廷也有強硬派與溫和派在互相鬥爭。
中法戰爭正式開始於1883年12月。法國的第二屆費理內閣,派遣了一萬五千名遠征軍,並批准了增加軍費的提案。
簡而言之,孤拔提督率領的六千名法軍,初戰攻陷山西地區,後被清軍大敗於諒山,死傷千餘人。法國海軍奇襲福建,清廷水師慘遭全軍覆滅。法國艦隊又封鎖海上,企圖孤立臺灣。當法國艦隊襲擊浙江省鎮海時,受到寶山炮臺的反擊,孤拔受重傷,傳聞死在澎湖。
諒山的敗績傳到法國,費理內閣垮臺。
令人不解的是李鴻章竟命令清軍停止抵抗,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承認法國取代清廷行使對越南的保護權。
李鴻章認爲,諒山的勝利是停戰的絕好機會。對於停戰來說,也許是個好機會,但所訂立的條約,卻是十足的戰敗條約。
中、法兩國於1885年6月9日在天津締結條約。
中法戰爭中,劉永福的身份發生了變化。他以殘兵敗卒的首領身份,被越南朝廷隆重地封官授爵,但從清廷看來,他仍然是個逃亡國外的叛逆。只因他所率領的黑旗軍在同法軍作戰時,成爲清軍的主力,威名遠揚,才迫使清廷不得不承認他的實力和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