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此,甲案的強硬政策能否得到東京要人的支持,沒有把握。從當時東京的氣氛來看,穩健的乙案有可能被接受。
竹添公使向東京呈報甲、乙兩案是爲了掩人耳目,實際上,他已經許諾了親日派發動武裝政變。不過,政變成功與否,他必須擔負全部責任,所以他要留下一個曾醞釀過穩健政策的證據。
如果東京覆文來到,批覆爲“贊成乙案”,他就無法對金玉均等人的武裝政變予以積極支持。當時,日本與朝鮮之間尚無電信之便,只有定期航船“千歲號”來往其間。“千歲號”每月七日前後抵達仁川港。方案就是由“千歲號”帶往東京的。倘若在覆文送達仁川港之前幾天發動武裝政變,就可以解釋爲:“呈請批覆,覆文未到,突然發生異常事態,不得不採取緊急措施。”
11月17日,李寅鍾慌慌張張來到金玉均宅邸。他雖是黑幫頭目,卻有一個“判官”的官銜。
“閔泳翊去袁世凱處,密談了很長時間,袁世凱下令進一步加強戒嚴。隨後,袁世凱又去找吳兆有……”
李寅鐘的情報是重要的。
閔泳翊是閔氏族中的重要人物,任右營使之職,公認爲親清派領袖。最近,他藉口喉痛,不晉謁國王,也幾乎斷絕了同友人的來往,卻突然去拜訪袁世凱。
“都密談了些什麼呢?”金玉均抱臂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