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能夠返回昌德宮,國王李熙高興極了。
按照原來的計劃,是把國王遷到江華島,因竹添反對而未能實現。可見,政變集團是看日本方面的眼色行事的。金玉均雖然很懊惱,但也無計可施。
遷回昌德宮後,防守部署與在景佑宮時基本相同:內衛是政變的核心人員,中衛是日本兵,外衛是朝鮮四營軍隊。
在發表新政權人事的同時,討論了“革新傳教”,即政變後新政權的革新政治綱領,第一條是:“大院君不日陪還事,朝貢虛禮議行廢止。”
所謂廢除朝貢之虛禮,意味着不承認清政府的宗主權。
爲了朝鮮的獨立,廢除屬國的屈辱的朝貢儀式,對朝鮮民族來說,是一條正確的路線。然而,金玉均等人一方面採取正確路線,另一方面卻踏上錯誤路線。武裝政變借用日本的力量,這究竟意味着什麼?他們的認識過於天真了。二十六年後,朝鮮被日本吞併,就是其結果。
另外,可以看出,政變者得不到大院君一派的合作,不但不能剷除閔妃一派,甚至連維持日常行政事務也有困難。
“革新傳教”的第二條是:“閉止門閥,以制人民平等之權。以人擇官,勿以官擇人事。”
朝鮮政界向來是門閥第一主義。如不屬於權門貴族,則無望飛黃騰達。革新就是要停止這種門閥之見。並且,要依法制定人民平等之權利,等等。這些都是資產階級革新運動共通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