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世凱的藉口是:送信之後很長時間沒有接到竹添公使的任何答覆,不得已而開始攻擊。
雙方各執一詞,成爲後來的責任問題的爭論焦點。
袁世凱親率一隊人,攻擊敦化門。提督吳兆有指揮另一隊,進攻宣仁門,很快就指向昌德門。
闖進王宮的不僅僅是清軍。政變集團並未完全掌握朝鮮軍隊,所以,袁世凱在前一天向朝鮮左、右兩營的官兵曉以“大義利害”,拉爲盟友。當然,袁世凱的重點是放在利害方面的,他給兩營各撥銀六百兩,約定攻擊時他們全員參加。
四營朝鮮軍,政變集團似乎只掌握了前營和後營。同清軍共同行動的左、右兩營,分別由金鐘呂、申泰熙指揮。
進攻的軍隊很快就佔領了昌慶宮到宣仁門一帶,準備腹背夾攻昌德宮。
政變集團的領導們正在觀物軒開會。日本軍也在周圍。聽見炮聲,宮中騷動。王妃和世子等人均逃出,及至金玉均來到昌德宮寢宮時,已經沒有人了。金玉均同徐光範兩人到處尋找,看見國王帶領數名武監和兵卒正要登山,急忙喊回,安置在山下延慶堂暫避。這時,周圍槍彈如雨,十分危險。
日軍在觀物軒一帶應戰,朝鮮前營、後營的兵士們正在拆卸、擦洗槍支,聽見“敵襲”,都空着手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