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世凱在朝鮮前後住了四年。他十八歲時結婚的妻子於氏正等着他。他二十歲那年,於氏生了一個男孩,就是長子克定,這時已經八歲了。
項城位於河南和安徽接壤之處的賈魯河畔,同附近的商水、淮陽、沈丘等相比,只不過是個小小的農村集鎮而已。
在久別的房間裏,和妻子兩人對坐時,袁世凱開始忐忑不安了。
在那個時代,男人置妾是正常的。所有的原配妻子,只要守住正夫人的寶座,對丈夫在外納妾的事並不過問。袁世凱去朝鮮前,已經納美女沈氏爲妾。他在登州吳長慶處做幕僚時,正妻於氏未能同行。她認爲與其給丈夫做身邊瑣事,不如守在家裏,更能鞏固正妻地位。
沈氏是袁世凱在天津贖出來的女子,按照出生地,人們都稱她爲“蘇州太太”。不愧是美女之鄉出身,姿色超羣。沈氏陪同去朝鮮,是正妻認可的。把沈氏領回項城,誰也不會奇怪。比袁世凱年長一歲的正妻於氏沉着得很,沈氏對她也相當恭順,甚至恭順得有些過分。她終於把袁世凱在朝鮮的風流豔事,向正妻和盤托出。這也許是沈氏的一種戰術。妾被遺棄,往往並非出自男人本心,大都是因爲惹惱了正妻。作爲第二夫人的保身術,就是俯首下心地侍奉正妻。
“言語不通,難爲你們能在一起過日子。”正妻於氏說道。
袁世凱還想裝糊塗,但看來沈氏已經告發了。事到如今,慌里慌張地抵賴並非上策。抵賴,等於謊上加謊,到頭來總得敗露。在朝鮮的外交中袁世凱學會了很多招法。
“言語不通,就靠筆寫。”袁世凱答道。
在朝鮮任中,他納了兩個朝鮮女子爲妾,一爲白氏,一爲閔氏。白氏出身於“三韓望族”,閔氏則來自朝鮮當時最有勢力的家族,但閔氏對政治毫不關心,也許應該說是不願意關心吧。“壬午軍亂”之際,她的家族遭到嚴重災難,用她的觀點來解釋,就是因爲過於靠近政治之故。有一個喜歡政治、喜歡權勢的閔妃在,身爲閔氏族人是危險的。同她一樣,還有人也感到閔氏一族的危險,於是通過他,這位閔氏女子成爲袁世凱的側室。這是“甲申政變”剛了結時候的事。
“她們倆都能寫字嗎?”於氏問,面部毫無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