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當時一文不名,亡命日本,從長崎往前的船票都買不起。正在犯難的時候,有一位好心的日本人給我買了張票。票上要填寫姓名,那位日本人知道了我的亡命經過,認爲寫真實姓名不太合適,思量了一下便寫上個‘巖田周作’。爲了表示永遠不忘他的好意,從此我就使用了這個名字。”
那位好心的日本人,他只說是和歌山人,可能是“千歲號”的船長吧。
“從今以後,我要獻身於三和主義了。”金玉均又繼續說道,“所以,爲了表示新的開始,我把名字改爲三和,但姓氏巖田不改。”
日本、中國、朝鮮三國聯合,抵制列強稱霸東方,這就是三和主義。這個詞本來是出自福澤諭吉之口,但他已變成脫亞論者了。福澤諭吉的三和主義內容不再是三國平等聯合,而是日本躋身列強,向中、朝兩國稱霸。可以說,這就是後來的大東亞共榮圈的原型。
金玉均曾聽過福澤論述三和主義,但是,一個弱國的亡命政客所主張的“三和”,只能是希望把祖國從清廷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然後以平等的立場同中、日兩國結成友好的同盟關係。
如果同李鴻章會晤,金玉均就打算用“三和”來說服他。——清政府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肯定會減輕負擔。清政府不也正處於多事之秋嗎?朝鮮如能完全獨立,激發出自豪的民族精神,實行政治改革,一定能成爲富強的國家。到那時,清政府可以同一個富強的朝鮮聯合起來,得到各種利益。倘若再同日本攜起手來,就完全可以抵制西歐列強的霸權。再舉些具體例證,李鴻章肯定會心悅誠服。四十四歲的樂天派亡命政客,很有自信,所以他敢於對宮崎滔天說:“只要李鴻章允許我會晤五分鐘,勝利就屬於我!”
到達上海的當晚,金玉均展開信箋,要給在日本同居的女人松野中寫封信。從神戶出發的三天前,她剛剛生下一個女嬰,臨時起了個日本名沙汰。金玉均正在爲自己的女兒想着一個又一個朝鮮名字。
好聽的名字怎麼也想不出來。他思想集中不起來,可能是和田延次郎在室內的緣故。
“延次,你先到外面去一下,我想寫封信,最好一個人在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