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閔泳駿是兵曹判書,即國防大臣,他的“借兵論”最先在5月16日的閣僚會議上提出,但遭到否定。依據中日《天津條約》,如果中國出兵,日本也將出兵。這樣一來,朝鮮國土必將被蹂躪,與其如此,不如接受東學黨的要求,處罰貪官污吏,改革政治,解決當前的緊迫問題。——反對借兵者也振振有詞。
不過,應允掀起暴亂的東學黨的要求,就是屈服於叛軍,不啻現行體制的崩潰。東學黨氣勢正盛,即使政府想妥協,他們會同意嗎?這是毫無把握的。再說,誰去談判呢?
閔泳駿至少唱了半個月的借兵論,並且不斷地和袁世凱聯繫。袁世凱最怕的是日本出兵,而他的主子李鴻章怕得更厲害。
李鴻章一再指示袁世凱:“要注意日本的動向。”
袁世凱從大鳥公使那裏得到的印象是:“日本對中國極其友善。”這是他把同大鳥圭介個人的關係與同日本政府的關係混同了。
袁世凱將朝鮮政府的請求和他的意見電告本國。日期是6月1日。
這一天,日本公使館書記官鄭永邦會晤袁世凱。
鄭永邦,這是個中國名字,但他是純粹的日本人,並且是日本的外交官。他的祖輩從中國來到長崎,幾代人都以“通事”爲業。袁世凱會見鄭永邦時,總覺得格外親切。
代理公使杉村深知袁世凱的這種心情,故意讓鄭永邦同他接近。杉村認爲,鄭永邦的話容易爲袁世凱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