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實說,英國表示了願意調解的意思。然而,關於朝鮮的事,英國離得太遠,依我看它不具備調解人的資格。貴國和朝鮮接壤,對朝鮮的和平也極爲關心,我國認爲委託調解人,貴國要比英國更合適些。倘若貴國沒有調停之意,我們就不得不去委託英國。”
李鴻章用若隱若現的手法透露了英國的動向,想把俄國牽扯進來。
喀西尼認爲:調解別國之間的糾紛,是發揚國威的好機會,不用兵而揚國威的良機,豈能白白放過。
“對於日本的做法,我個人也覺得非常不愉快。我們認爲,在近鄰朝鮮發生糾紛,是有損於俄國利益的。當然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不能讓日本胡作非爲。總之,我要給本國打電報……今後也希望共同合作。”喀西尼說道。
帝國主義猖狂的時代,列強都有領土野心。俄國對朝鮮也並非沒有領土野心,應該說頗有野心。只因爲當時西伯利亞鐵路尚未建成,從歐洲往遠東輸送大軍很困難,所以還無法進行武力侵略。
“調解是最合算的勾當。”喀西尼接待李鴻章來訪,接受了調解委託,心裏暗想。
調解如能成功,俄國的聲威會一下子提高。如果失敗,日本同中國就將開戰。雖不能預料是什麼樣的戰爭,但是,阻礙俄國向朝鮮擴張的是日、中兩國,其中一方受創,就會少去一個競爭敵手。最理想的是兩國進行死鬥,兩敗俱傷。
不管怎樣,俄國在這場調解中一無所失。
“那麼,一切都拜託嘍!”李鴻章臨走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