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豈止兩週,等了一個來月也沒有一點兒反應。
“只要讀了,就一定會被打動。”孫文很有自信。
上書的內容主要是:
歐洲各國富強之根本,絕非僅限於軍事力量(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因之,必須學習西洋之法,教育、產業……
今天看來,這都是些理所當然的事情。有的孫文研究者認爲,這篇上書連立憲政體都隻字未提,是不徹底的。可是,在那個時代,知識階層都鄙視外國,認爲它們的長處只在軍事技術方面,應學習的不過如此而已。孫文提出西洋富強之根本不僅僅是這些,應當說是前進了一步。
其次,上書的對象是清政府的最高要人李鴻章,目的是觸動他的心,要讓他受感動,不能讓他發怒。所以,即使有改革政體之意,也不能在上書裏寫出來。
依據這篇給李鴻章的上書,判斷孫文這時還沒有強烈的革命思想,也是不正確的。從文章的目的來看,不能寫進去的事項簡直太多了。
接近李鴻章,他認爲是一種手段。不應把他採取的接近李鴻章的手段視爲他的本意。
“還是不行啊!”最能忍耐的孫文也終於搖頭了,說道。
“算了吧,不能總待在天津浪費時間。再多轉幾個地方吧?”易灰心的陸皓東對於孫文不再堅持接近李鴻章立刻表示贊成。